青山叠翠,溪水潺潺;千亩茶园,绿意盎然;道路干净整洁,屋舍错落有致……初夏时节,走进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金家铺镇龙潭河村,一幅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连续五届荣膺“全国文明村”称号

“我们村是红二十七军的组建地,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并连续5届蝉联。同时,我们还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等‘国字号’名片,现在也是全县的清廉村居示范村。”村支书金华丽说起村里的这些荣誉,言语间满是自豪。

班子清廉正气足

去年村两委换届后,金家铺镇党委第一时间通过集体廉政谈话、警示教育、讲廉政党课、建立廉政档案等方式,对新任村干部划红线、吹廉风、打好“预防针”,系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我们村两委班子成员签订了‘五不’(不承建本村工程项目,不入股本村发包工程项目,不违规承办本村的集体资源,不利用职权为他人承建本村工程、承包本村资源提供便利,不收受本村项目承建人、资源承包人的礼品礼金)廉洁承诺,并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的监督。只有自身过得硬,才能赢得党员群众的拥护。”说起这些,金华丽语气坚定。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针对农村“微权微腐”特点,龙潭河村从人、财、物三方面着手,对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项目管理、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等村级“小微权力”公共事项进行固化,对村干部权责清单进行细化,明确村干部的职责分工,充分利用“小微权力”运行流程、阳光村务公告栏、微信群进行公开公示,全面接受村民的监督。同时,村级“三资”管理由第三方代理记账,资金全程留痕可追溯,将村两委及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晒在“阳光”下、关进“笼子”里。

班子廉不廉,村民最有发言权。“村干部作风好、过得硬、干劲足,村容村貌大变样,群众日子真是越过越好。”英山县纪委监委干部在龙潭河村走访群众时,80多岁的冯大爷翘起大拇指由衷赞叹道。

廉洁文化润无声

“接受监督讲清亷,我们都是服务员;办亊群众心有底,莫空谈!”5月20日,龙潭河村的百姓舞台上,几位村民敲锣打鼓锣鼓、神采奕奕,自编自导的方言“三句半”——《清廉村居好》,乡土味、接地气的表演,台下观众掌声阵阵、叫好不断。

文艺宣传队以文艺形式开展纪法宣传

“村里组建了文艺宣传队,以‘三句半’、鼓书、小品等文艺形式,开展普纪普法教育,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鞭挞缺德丑恶的不良现象,党员群众愿意看、听得懂、记得住、学得进。”金家铺镇党委书记邬鹏程说道。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龙潭河村建成廉洁文化长廊,把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廉言警句、墙绘壁画、家风家训、村规民约等廉洁元素巧妙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既美化了村居环境,也提升了品质,营造了“人人知廉、人人崇廉、人人倡廉”的浓厚氛围。

同时,坚持办好“道德讲堂”,常态化开展“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系列评选表彰,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充分发挥道德协会、红白理事会等载体作用,整治农村陈规陋习,倡导文明乡风。“现在红事少办、白事简办,杜绝了攀比,减少了浪费,大家都树立了勤俭节约、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到现在生活方式的变化,村民纷纷点赞。

民富村强产业旺

“推进农旅融合,建设清廉茶乡”,龙潭河畔千亩茶园上这句宣传标语格外醒目。

千亩高效生态观光茶园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龙潭河村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村民人均纯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穷则思变,村民开始尝试种植绿茶,发现茶叶收益高于其他农作物,于是逐年将水田变茶园,大力发展茶叶种植。

产业兴,腰包鼓。村“两委”积极作为,坚持以茶叶产业为支柱,并扩大茶叶基地规模,以茶兴旅,以旅兴茶,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志顺茶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完成1050亩土地流转,发展高效生态观光茶园。村民们不仅可以拿到土地流转的租金,每年的春、夏、秋三季还可以在这里务工,获得收入不菲的佣金,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而今每年春季,许多外地游客慕名来到这里“打卡”,体验红色文化、享受田园风光。

“龙潭河村乡村美了、村风淳了、人心齐了、党员干部干劲更足了,是英山县清廉村居示范点建设的一个缩影。”英山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通过典型引领、以点带面,持续开展清廉村居创建,实现村务清明、村风清朗、干群清爽、邻里清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吴顶 刘振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