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摘要: 一方面制定惩罚规则,一方面细化认定条款,“长出牙齿”的监管,才能倒逼平台的算法设置更规范更克制。
近日,一份针对18家消费者常用网络平台的消费体验调查表示,虽然部分平台存在新、老用户同时购买同一商品不同价现象,但主要体现为新、老用户享受优惠额度不同,故并未发现明显大数据“杀熟”问题。
新老用户不同价还不算“杀熟”?调查结果与用户认知的差异,揭开了相关行为认定上的尴尬。尽管六成用户都表示曾有此类经历,“苹果机主更容易被更贵车型接单”等调研也早已有之,但掌握着技术优势的平台却总能拿出“万能挡箭牌”——被视为商业秘密、不能轻易示人的算法机制。
新老用户价格不一,那是优惠种类不同;配送价格有差异,那是受实时订单量影响,即便是同一时间那还有地域差异……此前,某线上旅游平台的钻石用户因平台订房价格比普通用户高两倍提起诉讼,被许多媒体称为大数据“杀熟”第一案,可法院终审判决却并没有涉及大数据“杀熟”这一技术问题,而是从用户协议与合同角度认定平台构成消费欺诈。
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技术加持之下,卖家的精明也变得更加隐蔽且赤裸。对此,有人也分享过诸多所谓的“反杀熟”攻略,但一条条看下去,不是更换装备,就是暂时停用,简直是心酸无比。如果连“买买买”都这么累,半点“上帝感”也无,电子商务又如何继续蓬勃发展呢?更何况,大数据“杀熟”还不光是钱的问题,精准定价的背后有没有用户信息被肆意收集、被违规滥用,恐怕是更值得追问的。
无论是出于保护消费者权益,还是细化行业规则、守护网络消费环境,这高度隐蔽的无影刀,都不能再挥下去了。事实上,随着算法的负面效应逐渐曝光,大数据“杀熟”也已被列入重点盯防对象。今年6月,中央深改委会议提出,要加强平台企业沉淀数据监管,规制大数据杀熟和算法歧视。7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对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将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一方面制定惩罚规则,一方面细化认定条款,“长出牙齿”的监管,才能倒逼平台的算法设置更规范更克制。
是辜负用户信任、冒着吃罚单吃黄牌的风险,牺牲美誉度依然故我;还是放下大数据“杀熟”的刀,提升消费者信任感和忠诚度,寄望于更可持续的发展?对平台而言,是时候做道选择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