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反复、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银行为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和拨备计提,纷纷通过发行可转债来为其“输血”。

近日,常熟银行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已核准该行公开发行面值总额60亿元的可转债,期限6年。据不完全统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包括长沙银行、厦门银行、齐鲁银行和瑞丰银行在内的4家上市银行合计290亿元的可转债发行计划正待核准。

从募集资金用途上看,上述银行无一例外的表示,发行可转债主要是为了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

一时间,可转债成为上市银行“补血”利器。

上市银行偏爱可转债

在众多再融资工具中,可转债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工具之一。

所谓可转债,是指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普通股票的债券。

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业内人士指出,可转债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的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债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此外,可转债持有人还享有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发行人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曹源源表示,2022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02%、12.25%和10.7%,其中城商行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却仅为12.82%和12.33%,明显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可以看到,在资产质量下沉、让利实体经济的双重压力下,今年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需求旺盛,尤以资本实力薄弱的中小银行最为迫切。”曹源源称。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则指出,近两年银行股走势承压,定增等融资手段发行难度较大,转债股债性质结合公开发行较为顺畅,因此更受银行欢迎。

今年下半年,除常熟银行已获批发行的60亿元可转债外,长沙银行、厦门银行和瑞丰银行相继披露可转债发行预案且均已获得股东大会批准,三家银行拟发行可转债规模分别为110亿元、50亿元和50亿元。而齐鲁银行拟发行规模不超过80亿元的A股可转债已于6月20日获监管层二次反馈。

可转债优势尽显

近年来,在资本金监管趋严的总体趋势下,市场多次对金融机构提出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也使银行需要多渠道补充和增厚资本金以应对信贷规模增长需求。

上市银行则纷纷通过可转债来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这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更可以达到监管层的监管要求。

究其原因,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目前市场利率维持低位、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且权益市场趋势回暖等因素之下,对于部分银行发行可转债补充资本环境较好,有助于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与此同时,银行转债发行后,在未转股前不会稀释股权,因此发行转债不会对银行正股价格造成较大负面冲击。加之银行转债总体融资成本更低,银行发行转债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促转股来补充资本,因此各期票面利率及补偿利率设置较低,即使未成功转股,银行转债的融资成本也明显低于金融债。”曹源源补充说。

在谈及银行可转债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时,明明分析认为,银行转债具有规模大、标的多、流动性好等特征。一般而言新券的流动性更好且弹性佳,可重点关注新上的金融标的。

周茂华则预计,部分银行面临经营环境复杂,宽信用背景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需求,监管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下半年银行补充资本仍较活跃,呈现市场主体和资本工具多元化格局。 (刘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