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收时节,在湖北省孝感安陆市烟店镇八里村,汪年顺站在田头上,眼含笑意,眉头舒展:“别看田里种的全是稻,实际上‘托’着全村一百多个家庭的好日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就在4年前,八里村农户们还是“单打独斗”,只顾耕好自家田。如今,因将土地托管给了专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本该忙碌的时节,村民们“偷”得了闲,农田依旧生机盎然。

八里村的故事并非个例。在安陆,随着农业托管服务推进,越来越多农户享受到“田保姆”带来的省心与便利。“小流转”托起“大粮仓”,也为安陆乡村振兴赋予新动能。

“流转+托管”,将“粮袋子”扎得更紧

种了大半辈子田,汪年顺还是第一次体会到“坐享其成”是啥感觉:“以前农忙的时候,恨不能一个人分成两个人,现在不用下力,还不用操心,可省事了。”

汪年顺今年50岁,是八里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出了名的种粮大户。他的悠闲感,源自八里村推进的农业生产托管项目。

2018年,中化农业在村里建MAP农场,他将流转来的600亩田地打包托付给中化农业经营,自己则当起“甩手掌柜”。

俗语称:“粮丰则农稳,农稳则国安!”位于鄂东北部的安陆,长江支流府河贯穿全境,土地耕种面积64.2千公顷,粮食产量44.18万吨,是全省重要粮食生产县。

然而,随着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民“不愿干、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等问题凸显。

近年来,安陆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前提下,将耕、种、防、收等部分或全部作业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积极探索“农业社会服务组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创新模式,打好“流转+托管”组合拳,全市土地托管面积达22万亩。

连片土地托管出去了,但效益仍握在农户手里。八里村村民汪国顺也换了新身份——土地托管网格员,如今,他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忙着为集体土地出汗下力。但刚开始土地托管时,他还是有些犯嘀咕:“把地给别人种,怎么能放心?”

汪国顺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对于农户来说,不解决托给谁、怎么管、能不能管好这三个问题,谁也不敢第一个“吃螃蟹”。

对此,安陆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出实招、真招——引进规模、能力、信誉、业绩等各项指标全国一流的“田保姆”——中化农业,推出MAP农托服务,将规模化种植户和小农户都吸纳其中。

目前,MAP安陆中心已签约村(社区)100个、主体228家,服务耕地面积10万亩。

“四赢”模式,让大家都有得赚

土地托管模式实际效果如何?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验证。

首先,能否真正还利于民?

汪国顺算了一笔账:他的5亩田流转给村里,由中化农业托管,每亩固定收益400元,自己和爱人当田管员领工资,农闲还可以外出打工,收入较以往翻了一番。他说:“这个账是越算越划算。”

其次,农服组织是否亏钱?

“规模化和机械化是‘双引擎’。”中化现代农业安陆中心负责人蔡松表示,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就可以从各个环节“抠钱”,降低生产成本,让农民和农服组织“双受益”。

以水稻种子为例,农服组织采购价格比农民购买价格低出许多,这就是规模化带来的好处。蔡松说,在农资农具采购上,农服组织拿到的是批发价,这中间的利润也相当大。

不仅如此,蔡松更看重农业生产的现代技术,通过农服组织,可以引进“两高四新”(高标高产,新技术、新机械、新品种、新理念),真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农业生产托管实现“大家有钱赚”,带来的社会效益也不可忽视。

在安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姚重平看来,托管服务实现了“四赢”:即赢在引领普通农户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赢在促进服务经营规模发展;赢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赢在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发展。

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增收渠道更宽。以八里村为例,到城里餐厅务工的“厨娘”就有十余人。

“香稻+草绳”,农业服务“一包到底”

谷物进了仓库,钱款入了荷包,农服是否就此完成?

秋收时节,同样忙碌的还有安陆市运阳合作社负责人廖正强,游走各乡镇农村到处“寻宝”。他眼中的“宝”不是别的,正是让种田人最头疼的水稻秸秆。

运阳合作社位于安陆市雷公镇。走进车间,一卷卷草绳堆摞起一座小山,用秸秆编织成的动物造型琳琅满目;一旁生产区域,草绳机转动,农户娴熟地往“小嘴巴”一缕缕塞稻草,“头疼草”就这样变成了“致富绳”。

廖正强告诉笔者:“秸秆加工成的草绳在苗木、瓷器运输领域有着广泛市场,还能编织成各类工艺品。”

作为安陆独一无二的产业,草绳曾带动一方农户脱贫,而香稻是当前正在铺开的优势产业。今年出台的《安陆市草绳产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二者完美划上“交集”。

具体来讲,由中化MAP提供全程解决方案和全程指导服务,在全市50个村每村流转100亩、全市共流转5000亩土地参与土地托管,在香稻生产基础上延伸草绳产业。

棠棣镇银水村是其中之一。村党支部书记陈仕平介绍:“中化公司确保每亩除成本后收益300元以上,稻草由脱贫农户加工草绳,每天编织20-30捆,一个月可收入2000元左右!”目前,这一模式已网罗456名农户参与草绳编织产业。

从“土地”到“粮食”、再到“秸秆”,农业服务“一包到底”,这一全新模式正在安陆铺开,计划再新增50个村。对于农民来说,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短评】

安陆“四新四色”擘画希望田野

仓廪实,天下安! 安陆作为湖北生态农业大县和重要粮食生产区,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百姓“粮袋子”,全面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擘画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涢水新图景。

——以“新理念”绘制农业大县“底色”。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生态兴农、生态富民”理念,整市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域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多批次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让“绿色”成为安陆农业大县最亮的“底色”,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向着生态型、效益型、健康型和持续型转变。

——以“新科技”提升现代农业“成色”。一方面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建成2000亩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构建“测土与全自动配肥施肥”“智能配药”“水量自动灌排”“飞防联盟”等智慧农业服务体系,打造“互联网+农业产业”“数字+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实现“远程种田”;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抓好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技成果转化,帮助更多“土专家”“田秀才”成长起来。

——以“新服务”增强农业经济“特色”。建立健全农业托管服务体系,引进“田保姆”中化农业,打造“政府引导+产业链延伸+MAP服务创新”安陆模式,有序破解农民“不愿干、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等问题;在全市范围探索“流转+托管”“香稻+草绳”“商品+代育”等多种农托服务新业态,延长加粗农业经济链条,让农民既当“甩手掌柜”,还鼓“腰包”。

——以“新制度”勾勒和谐乡村“景色”。以“共同缔造”试点村、“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为抓手,探索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爱心超市、一约四会等乡村治理制度,引导群众共建美好环境、共创美好生活,实现农村“里子实”与“面子靓”同步提升,勾勒希望田野静美和谐画卷 。(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杨鹏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