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便民,从不只是大型商圈的繁华与时尚,还需要街边小店的个性与烟火。

2018年底,邓飞龙的安德超市在上海市金山区市郊“落地生根”,他还在美团上线了配送业务,成为该区域即时零售最早吃螃蟹的人。


(资料图片)

安德超市旁边就是建材市场,平时人来人往,冰饮、泡面、零食等需求旺盛,超市货架堆得满满当当,线上订单时不时响起,邓飞龙穿梭在略显逼仄的通道中,将柴米油盐酱醋茶发到周边的各个角落。

生意做久了,邓飞龙也发现了规律:白天的需求偏“重”,周边商户成箱成箱地买水,是生意兴隆的“溢出”表现;而晚上的订单往往琐碎而轻盈,烧菜没有酱油了、孩子尿布用光了、洗澡发现沐浴露要买了……这些应急需求反映在线上,邓飞龙一一打包好,交由赶来的骑手,一棒接一棒地送到需要它们的人手中。

像安德超市这样的小店们,犹如城市运行中的一根根毛细血管,随着传统零售业态的升级,“一店多能”的便利商超也焕发出新的生机,点亮着城市的善良与暖意。

注入零售活力

不同于传统电商,即时零售是线上线下(300959)融合发展的零售新业态。

即时零售的商品供给主要依托于本地的各类实体门店,也把消费留在了本地实体门店,为实体零售注入活力。

“每天都能卖几十包,很多人收到请柬来不及准备红包,都会到网上搜一下哪里卖。”彭特响是深圳南山区一家超市老板,他的小店在2015年上线外卖平台,店内平日储备的红包等小众商品,今年十一期间迎来销售高锋。

新订单的提示音不断从柜台电脑里传出,彭特响和妻子忙着拣货打包,外卖小哥络绎不绝,取走包裹好的商品后陆续离开。

彭特响表示,如今店里每天的订单有近千份,商品种类也拓展了几十种,从手摇喷漆到国际旅行转换插头都能找到。“以前买这些小众商品,人们更多是网购或去专业门店,现在在即时零售平台下单,半小时就能拿到货。”

从这个角度上讲,即时零售提升了社区生活圈的能级和水平,扩大本地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依靠平台的运力支撑,社区商超的商品品类和可触达范围进一步延伸,并且能够提供全天候服务能力,而对于邓龙飞这样的实体工商户,“大约能增加三成的营收”,这也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宝贵收入。

新零售业态兴起

去年5月,商务部等12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中提到,各地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推动业态和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满足即期消费,激发潜在消费,拓展便民生活圈应用场景,构建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

随着餐饮外卖和新零售引领的即时配送品类扩张,即时配送需求被激发出来,而即时零售正是拓展和连接实体商户、仓储等本地零售供给,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的新型零售业态。

以美团为例,即时零售的业务范围由早期的餐饮外卖,拓展至生鲜、商超、鲜花、医药、服饰等众多品类。不只是超市,各种类型的实体店,都开始考虑入驻外卖平台。

根据美团数据,去年10月至今,广东百货店数量同比增长73%,鲜花店数量同比增长43%,而今年1月至9月,一线城市即时零售订单量排名靠前的各大商圈,订单同比增速均超过20%。

通过链接数以万计的实体经济市场主体,即时零售提供便民生活圈所及的本地供给服务,成为社区商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激活更多消费场景,多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会达到万亿元量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教授分析认为,即时零售消解了线上零售和线下零售的鸿沟,与传统零售也不存在替代关系和零和博弈,即时零售平台将线上流量反哺到线下实体,与线下实体企业实现融合发展,形成互补、共赢的生态圈。

城市烟火气氤氲

今年8月,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名单公布,截至目前,全国共有80个试点地区,涉及全国绝大多数省份。

所谓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服务半径在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内,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至今年10月,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满一周年,试点城市案例和数据显示,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方案指导下,各地精准补建便民商业设施,便民新业态不断涌现,试点城市的社区百货等实体零售业态显著增长。

根据美团数据,全国社区超市便利店的商家数量同比上升了34%,订单数则同比增长了57%,试点地区的便民数字化程度更高,商家和订单增速均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

去年服贸会期间,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北京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动态地图1.0”,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区加强便民商业设施精准补建。今年该动态地图升级迭代,除新收录鲜花、咖啡、药店等品质生活便民商业网点外,还动态监测社区基本便民网点的供给情况。

随着国内城市便民生活圈建设初见成效,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城市实体零售的突破和转型摁下加速键,居民生活消费选择变得更丰富而便捷,而在这背后,是奔走的外卖小哥和明亮的便民百货店们,共同经营起城市烟火与温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