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10月23日,民生证券发布一篇机械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自主可控系列,五轴机床&质谱仪。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本周关注:科德数控、杭叉集团、安徽合力,精测电子
本周核心观点:当前人形机器人、新能源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需关注技术变化带来的设备需求。
五轴联动机床:预计自主化率为个位数,但国产化进程有望加快。五轴联动数控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复杂精密零件制造能力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解决航空发动机叶轮、叶盘、叶片、船用螺旋桨等关键工业产品切削加工的唯一手段。相较于数控机床整体,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整体应用更加集中,航空航天发动机零部件、飞机翼结构件关键零部件、能源、汽车和医疗需求占比较高。从我国进口数控机床的金额来看,2017-2018年,我国每年进口数控机床34亿美元,2019-2020年进口金额降至20亿美元附近,预计可能与贸易冲突以及疫情影响有关,2021年恢复至26.7亿美元,但整体相比2017-2018年呈现走低趋势。假设进口数控机床均为五轴机床的话,我们计算得出2017-2018年我国五轴机床的自给率不足5%,2020-2021年因为疫情影响进口,国产化率可能被动有所提高。机床关键功能部件包括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及电机,电主轴,铣头,转台,刀库等,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高端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及效率,其中高端数控系统占成本20%-40%,我国自给率不到10%,其他例如主轴、丝杠等环节设备性能相比国外仍有差距,需要整体突破。当下国内涌现不少优质五轴机床企业,包括科德数控、海天精工(601882)、华中数控(300161)、日发精机(002520)、国盛智科、纽威数控、拓斯达(300607)等。以科德数控为代表的国内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企业已实现大部分核心部件的自制,后续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质谱仪:整机进口依赖度超70%,核心部件进口依赖度亦高。质谱仪从20世纪20年代出现到目前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一开始用于测量原子质量,随着高分辨率质谱仪出现用于有机化合物分析,随后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出现开始应用到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20世纪80年代离子源技术获得快速发展,质谱分析技术作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在多个行业或领域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医疗健康、食品安全、工业过程分析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质谱仪通用规范》(标准号:GB/T33864-2017),质谱仪根据核心部件质量分析器的不同,可以分为飞行时间质谱仪、四极杆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磁质谱仪等类型。2020年中国质谱仪市场规模约为142.2亿元,占全球市场不到20%(2015-2020年CAGR≈19.4%),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4-2021年我国进口质谱仪由44.7亿元提升至104.3亿元(CAGR≈12.9%),进口依赖度由2014年的94.7%降至2020年的74.0%,仍较高;2021年美国、新加坡、德国、日本贡献我国进口金额的87%。根据SDI统计,目前,全球质谱仪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沃特世、丹纳赫、布鲁克、安捷伦、赛默飞、生物梅里埃、岛津等公司,大约占据全球了90%的市场份额。而国内专门从事质谱仪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较少,主要质谱仪厂商包括禾信仪器、天瑞仪器(300165)、聚光科技(300203)、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博晖创新(300318)、融智生物、珠海美华、珠海迪尔、广州瑞达等。除了整机进口依赖度很高,我们从核心部件来看,仍有较高的海外进口依赖度,以2020年禾信仪器的核心部件进口占比来看,分子泵(进口占比100%)、激光器(98.6%)、数据采集卡(97.7%)、微通道板(82.3%)进口占比均较高,因此,质谱仪的国产化进展非易事。
风险提示:国产替代进展低于预期,核心零部件进口受限风险。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