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红

4月8日,天华超净(300390)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4.5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长892%至995%;实现扣非净利润14.45亿元至15.95亿元,同比增长1199%至1334%。

天华超净表示,报告期内,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下游客户对锂电材料的需求强劲,子公司宜宾市天宜锂业科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宜锂业”)的锂电材料业务利润大幅增长。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除天华超净外,截至4月8日,锂电板块还有12家上市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喜。其中,雅化集团(002497)、天际股份(002759)及盛新锂能(002240)净利润分别预增超10倍、超8倍、超7倍。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油价格高企助推了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新趋势,行业高景气度持续。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由于下游需求暴涨而供不应求,连带上游电池材料一同水涨船高。锂资源价格上涨,相关企业纷纷受益,造成业绩涨幅较大。”

有“锂”即涨

未来能否持续?

天华超净于2014年登陆资本市场,2018年与长江晨道、宁德时代(300750)等公司共同投资天宜锂业,切入锂电产业。2020年11月,公司完成对天宜锂业26%股权进行收购,持股比例增至68%,成为其控股股东。

2021年,天华超净锂电材料产品开始放量,逐渐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力。根据2022年2月8日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为33.98亿元、净利润为9.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73%、218.44%。其中,锂电材料业务实现了23.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17%。

另外,《证券日报》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在已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及预告的锂电产业上市公司中,有46家企业普遍实现了净利润同比上涨。其中,西藏珠峰(600338)、江特电机(002176)、杉杉股份(600884)及盛屯矿业(600711)净利润预增均超20倍。

“有锂即涨”似乎已经成了“真香”现场,未来锂电产业增长可否持续?

记者了解到,随着新能源汽车持续高景气,上游原材料氢氧化锂和碳酸锂的需求、价格随之上涨,均价从2021年初的5万元/吨上涨到如今的50万元/吨。

“上市公司利润高增长的局面在中期将延续,长期要看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情况如何。”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延续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新能源汽车在能耗上相对于汽油车有更高性价比,这种性价比即使油价下降,也依然存在,而我国基础设施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已经越来越有利,所以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将是大势所趋,而锂电池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最好的动力来源。”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证券日报》记者亦表示:“从目前来看,新能源需求端的长期景气高度确定,足以支撑锂市场近几年的需求增量,这种市场行情不仅不会萎缩还会继续走高。因此,相关企业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多家企业忙扩产

短期难改供需失衡局面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7%,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预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提前完成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带动,锂资源的地位骤然生变,捏住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命脉。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消费国,锂消费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4%。但从供给端来看,全球锂资源分布并不均衡,中国锂盐原料70%依赖进口,行业供应缺口突出。

实际上,针对此局面,国内相关企业也在不断加快锂资源布局。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如近期赣锋锂业(002460)与合作方将对旗下MtMarion锂辉石项目的矿石处理产能进行升级改造;雅化集团也通过认购ABY获得每年锂矿供应12万吨,并于今年与澳大利亚Core公司全资子公司锂业发展签署了《承购协议》的补充协议;盛新锂能引入比亚迪(002594)作为战略投资者,就原材料购销、原材料加工、矿产资源等方面展开合作;天华超净拟募集不超过46亿元资金,再度新增电池级氢氧化锂年产能8.5万吨等。

对此,张孝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能源持续高景气让众多企业发现了锂资源的潜在价值,纷纷加码布局,提高其盈利能力。在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刺激下,锂市场呈现供需失衡,短期内无法根本性解决,锂电产能扩张需要建设周期至少6个月,产能爬坡也需要至少3个月的时间。因此,供需紧张还会持续,锂电池原材料涨价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盘和林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提醒道:“我国锂资源总体有限,大多数企业在锂材供应链的中游和下游,并非资源型,资源型的锂材企业要扩大资源生产能力,非资源型的锂材企业则需要增加技术壁垒,提高材料性能,或者提升规模。不然,非资源型锂材企业会遭遇比较激烈的行业竞争。”

“目前,锂材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未来需求依然会推动锂材料行业蓬勃发展,但锂价会跟随石油等大宗商品而有所起落,大方向依然是供不应求的价格上涨。”盘和林补充说道。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亦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下游需求旺盛直接带动产品价格上涨,并传导至锂盐、锂矿等中上游环节,很多锂矿锂盐包括电池等企业,大力延伸产业链、在强链、补链,增加产业链多环节下的产品附加值,以便于在行业的确定性增长态势中做大、做强,强者恒强的发展趋势利于行业头部企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对一个还是处于‘少年时代’的新能源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间的博弈现象也是前所未有的、也有进一步加剧竞争的可能。”

(编辑 张伟 上官梦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