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价格战”正在影响审计行业的影响力和质量。
4月2日财政部办公厅就《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规范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行为,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公平竞争,推动提升审计质量。
其中提出,国有企业选聘会计所时,选聘机制中质量管理水平权重不应低于40%,报价权重不超过15%。另外,应动态调整审计费用,审计费用可以根据消费者物价指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业务规模变化等进行合理调整。
注册会计师行业低价竞争现象严重,行业整体表现一般。数据显示,2020年8600家会计所收入不足千亿。另一个角度来看,多年来上市公司平均审计费用仅小幅增长,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2020年A股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均值163万元,而5年前的审计费用平均为150万元。
有业内人士解释,一方面是会计所为吸引客户打“价格战”,另一方面也与甲方强势有关,不少企业在招投标时将“价格”作为选聘的第一标准,而这种以价格为导向的选聘机制进一步导致会计所低价竞争。
强调质量导向,遏制恶性竞争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行业多年积累的低价竞争问题逐渐显现,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以远低于项目成本为代价承接业务,导致审计资源投入不足,审计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同时,由于审计服务质量难以量化或标准化,特别是现行的招投标机制的设计和“价低者得”的导向,导致平均审计收费水平呈下降趋势。部分企业在招标过程中直接将审计服务视同货物采购,把低价作为选聘的首要条件。
比如有企业近10年资产总额增加了2000多亿,但审计费用却下降约80%;有的企业在审计招标中价格因素权重高达60%,引发恶意价格竞争,最终中标价较上一年度降幅高达56%。
在监管看来,行业低价竞争形势突出,既体现在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低价扰乱市场,也体现在部分企业忽视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智力付出和业务复杂性,助长了以低价为导向的招标环境,干扰行业正常的执业环境和竞争秩序。
监管指出,低价竞争导致审计收费与企业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投入充足的审计资源和稳定行业人才队伍,降低了审计质量,损害了行业社会声誉。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包括立法依据、有关定义、审计委员会的责任、选聘方式、选聘文件公开和提交应聘文件期限、评价标准、报价评审、实质性轮换、冷却期、服务年限公开、审计费用浮动、资料保存、监督管理、解释权限和生效日期等。
为打击低价竞争现象,选聘办法计划作出以下要求:
一是设置以质量为核心的选聘机制。围绕降低价格因素权重为核心,科学设置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指标权重,要求国有企业选聘时质量管理水平权重不应低于40%,报价权重不超过15%。引导企业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选聘机制,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恶性竞争。
二是通过计算公式降低报价过高和过低的分值。为避免国有企业选聘过程中恶意压价或报价畸高干扰选聘等行为,规定了以选聘报价平均值为满分,报价较高或较低均需适当减分的计算公式。
三是加大对低价竞争的处罚力度。加强对选聘相关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对违反规定低价选聘的企业和压价竞争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采取相关监督管理措施。
事实上2021年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曾经集中约谈21家会计师事务所,提示以合理收费参与国资委审计项目,要求事务所规范投标行为、抵制低价竞争。
据四川省注协副秘书长唐琳介绍,在四川省及成都市国资委2020-2022年度财务决算及结算审计招标项目中,不少事务所采取低价方式参与投标。从中标结果来看,最低折扣仅为限价的47%,按照事务所的中标价格,可能导致事务所无法补偿合理的资源投入,难以保证中标项目质量。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去年也表示,部分事务所存在“审计收费明显低于成本”“出具业务报告数量明显超出服务能力”“被非注册会计师实际控制且执业质量低下”“卖报告”等情形,个别事务所甚至“与业务中介合作批量出卖报告”,导致大量客户过度关注行业收费而非服务质量,守法会计师事务所经营越来越困难,“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必然导致全行业整体利益受损。
选聘办法的另一大看点在于审计费用可依据社会经济情况、业务规模等进行浮动。
监管指出,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被聘后,任期最长可达10年,但业务约定书约定的审计费用为固定费用,可能出现企业业务规模变化等导致审计投入大幅增长但是审计费用不变的局面。
此次选聘办法在充分考虑物价、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动态调整审计费用,审计费用可以根据消费者物价指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业务规模变化等进行合理调整,平衡双方权益。
由于“价格战”现象严重,注册会计师行业成长性不高。2021年1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2020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分析报告》,全国8607家会计师事务所,全年业务收入为957亿元。什么概念?全行业的收入规模不敌同年伊利集团的营收(968.86亿元)。
在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方面,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2020年全年A股审计费用合计70.56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为163.42万元。而在5年前(2015年)平均每家为149.85万元。也就是说,这五年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均值并没有发生改变。
此外,为杜绝通过“人带业务走”、“换所不换人”而规避独立性的监管要求,选聘办法规定了审计项目主管合伙人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轮换期和冷却期,审计项目主管合伙人、签字注册会计师承担同一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审计业务满5年后,应当有5年的冷却期,且冷却期不受工作变动(即跳槽换所)的影响。
责编:李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