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和掌握当前湖州市船舶工业发展情况,加强与湖州市船舶修造行业协会和当地船舶业务管理部门的交流沟通,共同探讨当下我省内河船舶企业高质量发展所遇到的共性问题。3月4-5日,由浙江省船舶行业协会会长李仁鑫带队,携秘书处一行6人在湖州开展为期2天的走访调研与座谈。本次调研活动得到了湖州船协会长姚宝玉、秘书长祝元胜等同志的大力支持,调研活动收获颇丰。
一、发展现状
(一)优化整合,激发企业活力。湖州,环杭州湾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因其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纵横交错的水网,在浙江船舶工业中极具发展潜力和自身特色,也是国内中小型船舶建造的主要地区之一。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运物资的变化,推动着湖州造船业船舶产品转型升级,为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近些年,又经历了环保整治与资源整合等改革提升,淘汰了一批落后、不合格企业(从行业相关企业原有80余家整合至28家,其中钢质修造船企业12家),促使优质资源向重点企业汇集,产业结构得到大幅优化,骨干船企纷纷加大投入,新建、改造符合现代造船要求的生产车间:加装烟尘回收过滤、污水处理设备及新建移动式涂装车间等环保系统设施,并已做到安全监控视频和气体管道厂区全覆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和现场管理效率,企业发展生机勃勃。
(二)产品结构多元化,开拓新能源船舶市场。2021年湖州骨干船企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完工量同比增长45%,2018-2021年各项统计数据均呈现正增长态势,生产任务饱满(大多船企生产任务排至2022年底)。本次现场调研的5家船企,船台饱满度高,几乎没有空置,后续新船订单充足。随着货运种类和航运市场需求变化,建造船型结构也由内河货船为主,逐步演变为货船、集装箱船、罐装水泥船等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并船型逐渐趋大。另外,在新能源船舶发展初期,湖州就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成功改造过一批LNG动力示范船。政府也对新能源动力船舶给予了一定的政策优惠(如可优先通过三堡船闸、年检手续简化等),进一步助力新能源船舶的快速发展。目前湖州船企与省内相关设计、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快了在纯电、LNG等新能源动力船型市场的布局,已有实船投入营运,为新能源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和积累。
(三)生产条件资质评价,助推船企素质提升。湖州地区8家已通过相应等级的生产资质评价,在近些年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较好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湖州船协负责人表示,通过参与该项企业资质评价工作,对规范船企管理、科学优化生产流程和现场管理均起到了十分积极和显著的促进作用。湖州大部分船舶建造企业,均已按照2019版新标准的要求,针对现有建造工艺、生产流程、研发创新投入和标准化管理等多方位自查自纠,逐项进行完善和提升。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共性问题
生产效率一般,亩均税赋不高。杭嘉湖地区的民营中小型船企仍以采用整体造船模式为主,生产效率和单位效益偏低(按亩均计)。有的企业现阶段正在进行厂房重建,被要求与政府签订“543”协议(即达到500万产值/亩 年、亩均400万投资、30万税收贡献/亩 年的要求),。我们认为船舶行业应与其他行业区别考虑及对待,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船舶行业本质上是劳动力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行业,工作环境也较复杂,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较长,需要得到政府更多的扶持。二是修造船业为航运业提供的必要装备支撑,不可或缺,应支持其合理发展。三是建议给船厂“亩均”折算设置更为合理的计算方法,或设定阶梯目标,逐年提高。
难解“高价低效”环保困局。近些年,持续开展传统制造业环保整治提升,对环保减碳的要求逐步细化,省内各地船企也均按照相关要求付诸行动,可由于缺少适用于船舶行业的统一环保标准和专业规范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导致船企时常遇到“高价低效”整治状况,企业损失-较大,问题突出。
(二)地区问题
统计数据未能真实反映行业实情。据调研,发现船企真实的生产经营数据指标大于上报的统计数据,湖州船协和部分船企负责人坦言,企业上报数据时心存顾虑,特别是担心上报真实数据后被税务部门用作税收核查的依据。该问题在省内其他地区调研时也发现较为普遍。
船企数量大幅削减有隐患。经整合转型,湖州地区仅存12家钢质船舶修造企业,虽行业整体更为规范有序,产品质量也稳步提升,但面对每年约4000艘的营运船舶维修保养需求,仅凭现有12家本地船企无法满足按时保质保量地对现有船舶做到“尽查尽修尽检”目标,部分船主只能另寻他处,导致本地市场丢失,也给水上交通安全留下隐患。
专业技术工人缺少培训提升通道。据调研,湖州地区的包括中级职称及以上技术人员、质检员、持证焊工和糊制工、木模工等缺口较大。主要原因一是人员流动性较大;二是继续教育渠道有限;三是缺少本地焊工考点,给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或技术能力等级的提升带来诸多不便。
三、总结与建议
尽管面临不少困难,但湖州的企业家们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在路上,今天比昨天更进一步”是当下湖州船舶行业面貌的真实写照。为助力湖州船舶工业顺利转型,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议可从以下两方面蓄力奋进。
(一)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一是重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培训工作。可在积极参加省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研班的基础上,与浙江船协合作开展职称提升和职业技能教育,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二是引导企业进一步规范提升。坚持对照2019年版标准,深化资质评价工作,并辅以高新企业申报、企业ERP管理、生产流程优化、现场管理等咨询辅导工作。着重关注民营船企相对薄弱的建造技术水平、设计研发能力、体系标准建设等方面,支持和鼓励更多船企对标《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和评价方法》,逐步逐项地推动改变,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二)提高环保安全意识,多措并举促转变。以整改提升工程为契机,敦促船企真正把环保设备用起来。并建议由湖州船协牵头,本地骨干船企参与成立地区联盟,统一协调本地区船舶行业的环保咨询、设备购置、调试安装等工作,亦可参考医保药品集中采购的模式,降低企业负担,提高效率,并借鉴温岭模式成立安全巡查小组,主动查漏补缺,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把工作做深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