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记者 张柳静) 近年来,直播电商作为新兴的在线购物方式,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直播带货行业发生的一些问题也频频引发投诉。据广州市消委会此前发布的数据,2021年直播带货的投诉量,比2020年增长3倍多。那么,为何直播行业投诉增长如此之快?消费者又该如何应对?

直播带货乱象不少

男运营冒充女主播诱导粉丝打赏、主播与货主上演“双簧”杀价、直播间售假……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直播行业的一些乱象。

据广州市消委会此前发布的数据,2021年广州全市消委会受理直播带货的消费投诉共2106宗,比2020年大幅增长。比如,消费者刘小姐告诉记者,她曾经在某直播间买到了假货,“宣传是66W的快充数据线,但实际只有10W不到,之后在微博上发私信消息给该主播,账号就被拉黑了。”

今年3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1年网络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指出,2021年,在直播营销等新型电商业态中,商品和服务存在质量缺陷的问题较为凸显,而且不法网络交易经营者虚假宣传的表现更加多样化。中消协建议,可考虑再次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尤其要对包括直播营销在内的新业态的网络消费作出规制,尽快出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消费者该如何应对?

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恺浓对记者表示,以上直播带货乱象,多是调动消费者情绪的手段,骗取消费者的信任或者同情等心理,进而诱导消费。这些均属于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以上行为均应禁止。

对此,电商直播“新农人”培育计划组织者之一袁帅也对记者表示,针对直播行业目前的乱象,需要按照《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明确直播带货的广告性质,压实平台、商家和主播的主体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罚到他们不敢再犯。

广东奔犇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曼迪也告诉记者,“对于直播带货虚假宣传、货品质量问题等可拿起法律武器,向平台投诉举报,请求消费者协会等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还可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给自身造成重大损失的,还可以提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最大化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