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保监会厦门监管局发布《关于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批复》,批复核准了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美信消金”)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资格。

据了解,这是今年以来第二家获得ABS(资产证券化)资格的消金公司,就在2月9日,湖南银保监局发布行政许可批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也获得了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已开业的消金公司共有30家,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对消金行业的规范也愈发严格,自2021年来已有多家持牌消金公司被罚。

消金公司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对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来讲,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是重要的融资渠道。

近日,厦门银保监局便下发通知,批准了金美信消费金融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

“这意味着公司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也有利于公司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自主负债能力。”金美信消金表示道。

官方资料显示,金美信消金于2018年10月正式挂牌开业,是全国第23家获批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启信宝显示,金美信消费金融股东构成为中国信托商业银行持股34%、厦门金圆金控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3%、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3%。其中作为最大股东的中国信托商业银行,是台湾地区合并资产规模最大的民营银行,金美信消费金融也是首家海峡两岸合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什么是信贷资产证券化?据悉,信贷资产证券化通常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银行信贷资产,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通过证券化,银行可在负债不变的情况下改善信贷资产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分散经营风险。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共有30家。消费金融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何获得优质资金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低成本、稳定、期限灵活的资金对消费金融机构的竞争至关重要。

据零壹智库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1)》,除去今年获批ABS资格的两家消金公司外,2021年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债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2021年已有兴业、招联、捷信、中原消费金融等持牌消金公司通过发行金融债、ABS和银团贷款方式融资达312.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其中金融债130亿元,发行ABS134.35亿元、银团贷款47.8亿元。

多家区域银行入股消金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银保监会批准了5家消金公司筹建,但自2021年至今,监管机构未再批准筹建消金公司,而多家区域性银行也通过入股获取了消金牌照。

而在监管机构规定地方法人银行不得跨注册地开展互联网贷款后,消金公司的优势便被进一步凸显。

据记者了解,2020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应主要服务于当地客户,审慎开展跨注册地辖区业务,有效识别和监测跨注册地辖区业务开展情况。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且符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其他规定条件的除外”。

随后在2021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第五条明确表示“严控跨地域经营。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应服务于当地客户,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且符合银保监会其他规定条件的除外”。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曾向每经记者表示,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具有全国展业资质,相较区域性银行自身的地区地位更具优势。此外,消费金融公司牌照也能够为区域性银行尤其是头部区域性银行的规模扩张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2021年至今,头部区域性银行多通过入股消金公司获得消金牌照。如2021年,宁波银行入股华融消费金融,今年南京银行入股苏宁消费金融。

值得注意的是,除此之外,头部互联网平台如滴滴也曲线入股杭银消金加入持牌消金行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业内激烈竞争,但从行业来看,此时也是消金公司的“红利发展期”。

今年2月28日,中国债券信息网发布的专题研究指出,自2020年下半年,为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对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政策频出,在出台降低消费金融公司拨备覆盖率要求等鼓励政策的同时,对互联网小贷做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定。而随着互联网小贷监管趋严,竞争压力下生存难度加大,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迎来红利发展期。

被罚机构多涉及贷后管理问题

2021年是全面促消费的一年。但考虑到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央行在2021年2月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

事实上,从持牌消费金融行业实际情况来看,2020年以来,消费金融场景风险进一步突显,长租公寓、教育分期等场景频频出现问题,部分合作消费金融机构卷入其中。

在强监管的主基调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21年至今,已有6家机构合计被罚780万元,且多涉及贷后管理问题。

2021年5月,上海银保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银消金因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贷款调查、审查不尽职,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存在以贷收费的行为,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00万元。

2021年7月,湖南长银五八消金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被湖南银保监局罚款30万元。

2021年9月,中邮消金因贷后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广东银保监局罚款50万元。

同月,因信贷管理制度机制存在缺陷、贷款管理不尽职导致部分贷款资金被挪用,厦门金美信消金被厦门银保监局处以29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陈启桐被给予警告。

2021年10月,盛银消金因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被辽宁银保监局罚款20万元。

今年1月,招联消金因存在8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开出290万元罚款。

具体来看,招联消金8项违法违规事实包括: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收取平台服务费质价不符;产品定价管理不审慎;对合作商户风险管理不到位;未报告联合贷款表外风险敞口;催收行为不当;消费者权益保护审计工作不规范;消费投诉管理工作不到位。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消金机构被罚既说明信贷管理机制存在疏漏,也表明消费金融公司的合规情况日益成为监管重点。

苏筱芮表示,消费金融行业的合规工作主要围绕信贷审核的前、中、后流程进行开展,一方面是对消费金融公司科技水平的考验,另一方面也是对相关人员管理的考验,贷前资质审核及授信、贷中资金监测等相关的风险管理流程是机构的生命线,也是合规的薄弱之处所在,如果不加强风控,可能遭遇恶意骗贷、资金被肆意挪用等情形,给机构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机构应当从顶层制度进行完善,强化客户的身份识别及具体的授信管理流程,厘清各部门职责分工,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对业务员队伍强化管理,此外,还需要机构加强内控管理,针对薄弱环节及早查漏补缺,对内部出现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苏筱芮说道。

此外,在消费投诉方面,在近日河北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2021年第四季度全省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中,河北幸福消费金融公司的投诉量居非银行金融机构首位。

3月9日深圳银保监局发布的2021年下半年深圳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投诉情况显示,招联消费金融的投诉量达1603件,位居“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的在深中资总部银行机构投诉情况”第四。

多家消金公司ABS入池资产中装修贷占比较高

在监管针对消金公司开出的多张罚单背后,是贷后管理的难点。

提到消费金融,“场景”必不可少:装修、医疗、教育等都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重点布局的应用场景。记者对2021年四季度发布资产证券化发行文件的三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邮消金、杭银消金和湖北消金进行了数据梳理,发现在这三家持牌机构的底层资产中,装修用途贷款都有着不小的比重。

中邮消金《邮赢2021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说明书》中显示,入池资产贷款用途为“装修”的合同金额占比为28.86%,为占比最大的贷款用途。据了解,此次入池的基础资产为中邮消金的“邮你贷-非循环”个人消费贷款。

杭银消金《杭邦2021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说明书》显示,入池资金的贷款用途分布分为装修和家用电器两类,其中装修的合同金额占比达到66.04%。

而湖北消金的ABS入池资产贷款用途则全部为装修类,占比为100%。

为何多家消金公司均选择装修类贷款入池?记者致电了其中一家消金公司,工作人员告知记者贷款用途“根据客户需求”。

资料显示,消费金融是提供以普通消费为目的的贷款,但不是所有的消费都可以申请贷款,比如购置房产、汽车和投资股市就不能申请普通的消费金融贷款。但除了这两类外,消费金融大致有购买大额消费品、个人住房装修、教育留学、个人旅游等用途。

消费金融的场景具有广泛性,但也正因如此提高了监管的难度。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消金公司对产品做出了调整,如杭银消金的尊享贷产品已由原先的固定利率转变为11.8%~23.8%的浮动利率,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产品已经进行了“更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