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万孚生物(300482)(300482.SZ)自愿降价,吹响了新冠自检盒产品“价格战”的号角。价格低至个位数的新冠自检盒,成本到底几何?

主动申请打六折

3月12日,国家药监局批准诺唯赞(688105.SH)、北京金沃夫、北京华科泰、华大基因(300676)(300676.SZ)、万孚生物(300482.SZ)的五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自测应用申请变更。随后的3月13日,国家药监局又批准5家公司的新冠抗原自测产品的注册申请,这5家公司分别为万泰生物(603392)(603392.SH)、热景生物(688068.SH)、天津博奥赛斯生物、重庆明道捷测生物和乐普医疗(300003)(300003.SZ)。3月14日,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冠抗原自测产品获得注册。3月16日,东方生物(688298.SH)的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也取得注册证。

一方面是产品的陆续上市,另一方面,集采也悄然而至。3月14日,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信息集中维护工作的通知》,拟于即日起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信息集中维护工作。这份通知也被认为是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将纳入集采的信号。

3月15日,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发布《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专项集中采购实施方案》,明确开展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集中采购,采购结果纳入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挂网,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网上公开交易,有效降低检测试剂价格,减轻检测费用负担,保障检测试剂供给,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早发现”能力。

根据山东省医保局发布的集采方案,此次集采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不区分检测方法。从上述批准的11款产品来看,检测方法包括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荧光免疫层析法、胶体金法、乳胶法等检测方法。

随着获批企业增多,价格战或难以避免。

3月15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通知称,日前,中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试剂联盟地区集团带量采购的企业万孚生物主动申请其中选产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的中选价格调整为9.8元/人份。而在2021年5月21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公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试剂联盟地区集团带量采购中选信息,万孚生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中标价是16.8元/人份。降价7元/人份,降幅超41%,万孚生物相当于打了“六折”。

万孚生物方面对记者表示,目前广东集采还未有实质性订单,如果合同达到公布标准,公司将对外公示。对于新冠抗原自检盒的成本,万孚生物请投资者以公司定期报告为准。

3月16日,诺唯赞与上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签署了产品经销协议,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采购总金额为人民币2.15亿元(含税)。对于产品单价,记者多次致电诺维赞证券部,截至发稿,尚未接通。

最低能降到多少?

刚上市就“卷”起价格战,新冠自检盒的成本有多低?

记者了解到,新冠自检盒的材料构成包括植绒棉签拭子、2毫升试剂管、测试卡(不含试纸) 、透明PE封口膜、蛋白试剂+试纸条。

在某B2B批发平台,记者浏览发现,以100万份采购量计算,植绒棉签拭子(带包装)的价格为0.25/份、2毫升试剂管(带盖)为0.07元/份、测试卡(不含试纸)为0.18元/份、透明PE封口膜在0.01元/份~0.02元/份之间。蛋白试剂+试纸条方面,一位行业人士对记者指出,价格在1.2元/份~1.8元/份之间。以此计算,不算组装成本,一支新冠自检盒的成本不超过2.4元。

一位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一套新冠自检盒的成本在2元~4元左右,考虑到原材料涨价,最高为5元。”同时,该人士对记者指出,现状是行业产能确实不够,万孚生物的降价很难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产能就这么多,和当年口罩紧缺那会儿差不多。”

此外,该人士表示:“现在进入行业已经晚了,资质很难批下来。另一方面,想要进入这一行业,需要强大的资金垫付能力和深厚的资源。”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亦在研报中指出,目前,我国抗原自检试剂的单人份生产成本约为2元~3元,主要由生物原料、NC膜、塑料件、人工等四部分构成。其中,人工和塑料件的支出一般较为稳定,生物原料与NC膜的价格波动会对成本造成较大影响。

由于抗原自检试剂主要生产企业的原料自产比例较高,对成本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因此,广发证券认为,在极端情况下,生产成本可压低至1.5元,代工厂家接单价格为单件1.9元~2.5元,最高至4元。

从各方提供的信息看,新冠抗原自检盒的成本确实很低,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万孚生物可以降价到个位数了。

“万孚生物降价或许只是开始,根据我们的预测,最终价格可能会稳定在5元左右。”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对记者指出,“核酸检测从早期的260元降到30多元,口罩从20元降到1元左右,疫苗从200元降至20元以内,抗原检测产品预计也难逃降价命运。”

该基金经理进一步指出:“早期因研发支出等,价格会偏高,但客观来说,抗原检测产品的研发难度是低于核酸检测的,一旦大面积量产,加之集采,抗原自检盒很难保持高价。”同时,其认为,抗原检测并非刚需,市场是通过挤占核酸检测获得的,对于很多既有核酸检测产品、又有抗原检测产品的公司来说,两款产品之间的销量是此消彼长的,抗原检测不具备特别大的增长潜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