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潇雨 北京报道

在停牌超过十天之后,老牌零担物流企业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邦股份(603056)”,603056.SH)未来终于尘埃落定,如此前传言的一样,京东集团最终将其收入囊中。

3月11日晚间,德邦股份发布了一份《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的提示及复牌公告》,宣布创始股东崔维星及一致行动人、董监高转让方及德邦控股除前述创始股东、董监高转让方外的合计153名自然人及机构股东分别与京东卓风签订相关股份转让协议等交易文件,在满足股份转让协议等交易文件约定的交割条件的前提下,受让方合计将受让转让方持有的公司99.9870%股份。

重磅交易

按照德邦股份当前的市值估算,资产规模在150亿元左右,这也使得此次交易成为中国物流业最重磅的一次资产并购。

公告称,在完成此次交易之后,德邦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创始人崔维星将不再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德邦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邦控股”)仍为公司控股股东,由JD.com,Inc.(以下简称“京东集团”)控制的宿迁京东卓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卓风”或“受让方”)将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

崔维星在1996年创立了德邦股份的前身崔氏货运物流公司,以公路零担运输大件业务起家。在长期以来都处于“小散乱差”局面的公路零担货运市场通过诸如卡车航班等创新商业模式以及多年深耕布局异军突起,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成为国内公路货运领域的金字招牌,并成功塑造了“大件快递发德邦”这一品牌形象。

在此基础上,德邦在2013年前后开始酝酿“两条腿走路”,投入大量资源进军本已经十分激烈的快递市场。并在2018年将品牌更名为德邦快递,显然是想通过这个信号释放其在快递业务上的决心。而与传统快递企业不同,以重货起家的德邦股份在快递业务领域也重点经营大件快递业务,希望通过快递化改造其重货业务。

由于具有较为扎实的零担运输网络覆盖和长期的品牌积淀,德邦股份一直以来也不缺乏“追求者”,很多国内物流快递巨头都曾传出希望在资本层面与德邦股份进一步合作的传言,但一直以来都只是停留在传言阶段,但终究走进了现实。

“从创始人的角度看,一直不希望把一手创立的公司拱手让人,”一位曾经在德邦股份工作的人士在3月上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既然决定要卖,说明这是目前对公司前景唯一有利的选择了,区别就在于卖给谁,价格多少。”

按照公告透露的内容,京东卓风将通过受让德邦控股部分股份且同时接受德邦控股部分股东委托获得德邦控股部分股份对应的表决权的方式实现对德邦控股的控制,从而间接控制德邦控股所持有的上市公司66.4965%股份。前述交易完成后,京东卓风将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并应向除德邦控股之外的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就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已上市无限售条件流通普通股发出全面要约。为提高京东集团对下属物流业务板块的整合效率,本次要约收购以终止德邦股份的上市地位为目的。

按照相关方的说法,双方将继续保持品牌和团队独立运营,战略和业务方向整体保持不变,并将基于各自优势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持续打造优质高效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并提升快递快运领域产品和服务品质,共同推动客户、行业、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尚需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并取得批准。此外,本次交易尚需经受让方间接控股股东京东物流股东大会以及受让方唯一股东京东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的审议批准。本次交易若需履行其他相关法定程序,将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履行该等程序。本次交易将在约定的交割先决条件全部满足后方可实施,最终能否完成交割及交割完成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

同时,公告还称,如本次交易顺利实施,在京东卓风取得德邦控股的控制权后,上市公司及相关下属子公司应向相应行业主管部门申请变更相关《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范围及剥离相关增值电信业务或注销前述《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以符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规定的外商投资准入监管要求。

“大件之王”易位

目前,快运和快递业务是德邦股份两大核心业务,业务收入占到总体营收超过95%。但与此前相比,近年来快递业务在总体营收中的比重逐渐超过了传统优势项目快运业务,而由于市场需求和结构的变化,公路快运业正在吸引大批快递和零售巨头,以及一批有技术和创新模式加持的科技企业,因此德邦股份虽然在快递和快运两大业务领域都实现了覆盖,但实际上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同时在这两块业务领域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传统的优势市场被蚕食,利润持续下滑。

这些问题也在近年来德邦股份的财报中有所体现,1月29日,德邦股份就发布了一份业绩预减公告,称公司 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减少37,813.41万元到49,100.99万元,同比减少67%到8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德邦股份的净利润减少幅度更大,扣非后净利润预计减少37,123.85万元到48,411.43万元,同比减少176.04%到229.56%。

按照德邦股份的说法,其业绩受影响的原因在于“外部环境及内部经营策略调整影响”,宏观环境整体景气度有所下降以及大件运输领域竞争加剧使得公司收入增速放缓,且全年油价处于高位对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内部策略方面,公司基于长期布局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成本、费用阶段性承压。

但实际上利润下滑,营收增长乏力的问题早几年就已经开始持续显现。根据财报相关数据,德邦股份从2017年至2019年净利润增速持续下滑,其中2019年净利同比降幅达到53.82%。而2020年虽然业绩实现大幅度改善,归母净利润达5.64亿元,同比增长74.39%,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得益于行业补贴以及此前一年较低的基数。

大规模发展快递业务带来的成本激增对德邦快递的盈利能力造成了较大影响,虽然快递业务一直保持增长,但快运业务资源投入受到影响,并且逐渐进入瓶颈期,市场份额和营收也随之开始下滑。根据运联智库此前发布的《快运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安能物流以1025万吨货量成为国内最大的公路零担物流企业,而零担货运收入冠军则是顺丰快运,“快运之王”早已经在悄然间易位。

困局源头

一位物流行业资深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德邦把业务重心从本来占有优势的快运业务转向快递业务是面临如今困境的主要原因,这两块业务有完全不同的运营逻辑,这种业务重心的调整无异于以己之短博人之长。”

财报数据显示,德邦股份营收占比中快递业务份额不断提升,从2019年的56.58%增长至2020年的60.58%,2021年前三季度达到了61.7%。

与快运业务的市场潜力和目前市场竞争的深度严重不匹配不同,快递行业经过原始的“圈地运动”,在经过资本市场洗礼,到目前已经成为“红海”,几大核心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资源分配到布局都已经极为成熟,对于后来者而言只能通过让渡本就狭窄的利润空间来换取市场份额的增长,即便是处在行业顶端的几大集团面对长期的“价格战”拖累都已经面临营收不断增长利润却一直在收窄的问题。

在本报记者与多位此前曾经或者现在仍在德邦股份供职的人士交流中,大家普遍对于今天这个结果表达了惋惜,特别是对于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创始认崔维星的出局表示遗憾,但也有相当多的声音认为,除了战略方向本身的问题之外,德邦股份从“快运之王”走到今天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没能逃脱掉很多企业做大之后存在的内部管理、利益分配等问题,导致人才流失,执行能力下降,以至于影响直接传导至业务层面,不管从内部还是外部来看这些变化都直接影响了德邦股份的竞争力。”

而最终得到德邦股份的京东集团作为国内最早自建物流的电商平台,其物流板块已经在去年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建立了一套包括快递、大件、冷链和跨境在内的综合运营体系,除了服务自身电商业务之外,服务外部的收入占比已经超过总体营收的一半。但与一直被京东集团认定为其在物流业务领域最直接的竞争对手顺丰集团对比,其目前在营收和利润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顺丰集团近年来通过多个大手笔的并购以及大量资源投入,将自身打造成为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的野心,以及其较为扎实的基础设施投资布局,使得京东在物流领域并没有太多时间和空间来等待对手继续成长,并购一个较为成熟的业务平台就成为唯一选择。

因此虽然增长乏力,但基础较好的德邦股份就成为一个最合适的收购对象。尤其是与京东类似,德邦股份一直坚持直营的业务模式在业务整合时存在的问题和阻力更小。同时超过二十年在快运业务的经营建立的基础设施资源和渠道资源对于京东而言也极具战略价值。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德邦股份共有网点30415个,其中直营网点7253个。分拨中心140个,包含71个转运中心,38个集配站,31个运作部,分拣产能同比提升53.1%。仓库数量为132个,干线线路2216条,自有车辆13490辆,自有运力占比42.12%。跨境线路已开通127条。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