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来自航空领域基础研究单位的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制造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志强对于每年政协提案的准备和提出,都有着同搞科研一样的认真和专注。

每年的全国两会结束不久,李志强即开始投入到下一年度两会提案的调研和准备工作中,用他的话说,就是“作为政协委员,必须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参政议政,履职担当,用高质量的提案为行业的发展助力”。

基于长时间的准备和调研,近年来,李志强每年的提案议题都聚焦于科技创新、航空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包括推动科研单位“放管服”、为科技创新创造更为宽松的社会和市场环境、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与应用、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等。这些提案或建议,都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复,有的已经由对口单位和部门办理。

政府部门在办理提案方面的高效和务实,也让李志强更加珍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权利,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和建议。

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大环境

2021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不久,李志强开始着手准备今年全国两会的提案。结合航空工业制造院的实际情况,通过走访调研和对政策的系统分析,李志强将关注的重点聚焦在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几个方面。

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主要资产,有形资产相对有限。但是在市场上,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抵押时,更愿意接受有形资产作为抵押物以降低风险,这就导致科技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市场融资能力严重不足。

也正是看到了科技型企业的这个“难处”,李志强将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作为提案带上今年政协会议。在这份提案中,李志强建议政府部门在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建立专门的中介机构、进行风险补偿等措施完善风险管控、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此外,关于数据产权如何确权、监管、交易,以便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数据资源,是李志强今年关注的另一个重点议题。

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平时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企业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数据产权相关法律依据、法律程序不完备,这些数据到底归属于谁就成了一个现实问题,而数据确权问题又直接影响到了数据的交易流通。

在李志强看来,处理好数据产权的一系列问题,既关系到产权的归属,更关系到如何对数据资源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再利用。“这既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非常迫切。”

长期投身于科研一线,李志强知道从事基础科研的企业最关注什么、最需要什么。“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我的提案是关于完善与落实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措施方面的,建议将科技成果的定价权下放到成果持有单位,让成果持有单位也就是转化主体成为评估主体。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我的提案是关于完善研发费用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方面的,建议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去引导企业主动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让企业保持创新的热情。”

不难看出,这些提案都紧紧围绕科技创新,都是要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使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有更强的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要更重“行动”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集团公司谭瑞松董事长作为第一提案人,提交了‘关于打造数智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提案,我是附议人之一。这个提案在两会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李志强表示,航空工业在数字化、智能制造方面一直都起着引领作用,所以在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的当下,实实在在去做一些事情,找到适合于行业发展和向其他领域推广的解决方案更为重要。

据有关研究,即使是在国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功率都不高。据来自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显示,一般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失败率高达80%。其他一些研究更揭示,在航空航天和国防(A&D)领域,数字化转型项目实施成功的比率更低,甚至不足10%。

数字化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到底有多难?李志强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数字化转型就如同为一架在空中飞行的飞机更换发动机,企业发展的引擎、路径和方向,转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涉及复杂的价值创造模式和资源配置调整,其高复杂性带来了高风险。”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是革命性的变化,涉及方方面面。

第一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数字化转型不单是信息技术应用,而是企业价值创造和服务客户模式的根本变化。企业中特别是管理人员要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有不破不立的决心。要切实掌握转型本领,在行动上践行。

第二是要解决技术和服务供给的问题。不是每一家企业都具备开发数字化转型技术的能力,所以政府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要进行统筹和协调,加强布局,打造一批有能力有信誉数字化转型技术供应商。

第三是企业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数字化转型要采用智能化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其中很多技术都需要针对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所以其前期肯定需要大量的投入。这对企业长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可能在所有环节同时实现突破和转变,可以在一些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率先突破,以点带面。”针对数字化转型中的难点,李志强一直在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批量大、人员集中、工作环境对人员健康影响大、工艺复杂的环节,可以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比如中小型零部件加工、铆装、复合材料部件制造等。”

作为航空工业制造工艺和装备承研的主力军,航空工业制造院当前正在建设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个“试验工厂”。这个“试验工厂”主要针对需求量大的中小型零部件制造,将集成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技术、软件和工艺装备,建设一条柔性、高效和少人化的数字化示范生产线,“在相同的固定资产投入情况下,这条示范线的产出效率将至少提高一倍,成本降低20%~30%,生产周期缩短三分之一。”

这是李志强对“试验工厂”综合效益给出的一个保守预期,但已经让人看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潜力,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行业内外企业从中受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