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马常艳)“数字技术的不公平使用以及数字技术使用带来不公平后果,是当前我国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必须消弥的两种‘数字鸿沟’形态。”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建议,消弥“数字鸿沟”,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防止主要数字平台借助数字技术优势地位放大企业间的“数字鸿沟”。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借助高效智能的数字技术系统,重新聚合各类业务要素,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渗透率,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得到蓬勃发展。这一过程中,“数字鸿沟”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范小云认为,“数字鸿沟”问题主要体现在:造成数字普惠金融非均衡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供给侧存在结构性不平衡性问题,阻碍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

“‘数字鸿沟’的消弥是系统性工程,涉及社会人口、经济、个人因素、社会支持、技术类型、数字培训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各项内容。需要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为一种公共资源,消除长期存在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范小云说。

范小云建议,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为公共资源,完善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构建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金融数据的通畅性和使用率,进一步提升数字金融的普惠度,确保数字技术包容,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范小云认为,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企业主体经营环境的公平性。目前主要数字平台的规模、利润、市场价值和金融资源等在疫情期间得到加强,应防止其借助数字技术优势地位放大企业间的“数字鸿沟”,并鼓励数字技术雄厚的企业对小微企业做好“技术帮扶”。

此外,范小云还建议,加强全民数字技术与金融素养的培训;鼓励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拓展普惠范畴;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和数字化社会治理相融合,将“数字鸿沟”的弥合融入社会治理框架内进行统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