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海泰新能”,证券代码:“835985”)正式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这家拥有十六年历史的老牌光伏厂商,是一家怎样的企业?索比咨询根据海泰新能招股说明书以及公开资料,对其发展轨迹以及市场竞争力进行了梳理。


【资料图】

历史沿革

战略稳健,获评BNEF Tier1

招股说明书显示,海泰新能成立于2006年,由公司现任董事长王永先生创立,至今已有16年历史。公司于2008年正式进入光伏行业,以铸锭和切片业务起家。彼时,刚刚经历了数年高速发展、造就了众多财富神话的光伏行业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市场需求骤减,大量龙头企业因此陷入困境,这给了像海泰新能这样的行业新势力以机会。

金融危机后,受欧美各国加速新能源投资以及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中国光伏产业成为了全球资本的避风港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绩名片,市场需求得以修复。在产业链上游逐步站稳脚跟的海泰新能,也将战略重心以及业务布局逐步向产业链下游转移。但相比于竞争对手大肆的“跑马圈地”,海泰新能在战略上依旧“稳”字当头,公司2011年进入组件环节时,产能规模仅为200MW。

2012年,受欧美“双反”政策影响,光伏产业再次迎来了“至暗时刻”,大量光伏企业倒闭,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龙头企业也从此一蹶不振。而海泰新能,受益于经营战略上的稳健,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再次迎来了发展契机。至2014年,公司组件产能规模已扩大至600MW,并与世界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随着光伏产业的逐步企稳,经过多年行业积淀的海泰新能逐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2016年,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并将业务布局近一步延伸至产业链下游的光伏电站环节。随后,公司的越南生产基地也正式投产,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初具雏形。2020年,公司获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Tier1一级组件制造商,成功跻身全球顶尖组件厂商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位列BNTF Tier1需证明企业能为六个不同项目提供自主品牌、自行生产的组件产品,且这些项目需获得六家不同非政策性银行的无追索权融资。由于该套分级体系的评选资格标准非常严格,因此被作为公平客观且可信度较强的依据运用于行业生产预测及市场分析中。

发展至今,公司已成为一家在全球拥有12家子公司,三大生产基地,主营业务涵盖光伏组件、光伏电站、光伏支架、储能、氢能五大板块的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

技术研发

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产品获市场认可

回首光伏产业的发展史,技术研发始终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能够在近二十年跌宕起伏的光伏市场中存活下来的企业,除了战略层面的稳健,始终保持技术先进性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招股说明书显示,海泰新能是一家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的企业。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取得47项专利和4项软件著作权,拥有技术研发人员320人,占员工总数的比重达到15.87%。公司自主拥有多主栅组件技术、双玻双面组件技术、PERC组件技术、半片组件技术、大尺寸组件技术、板块互联组件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根据海泰新能披露的信息,公司“泰合-210”品牌最高功率高达670W,转换效率达到21.57%;“泰极-182”品牌,最高功率达到550W,转换效率为21.28%。值得一提的是,其组件产品获得了国电投、华电、电建等知名电力央企以及其它知名世界级客户的广泛认可。

经营业绩

高速增长,自有品牌成核心驱动力

受益于经营战略的稳健以及核心技术的领先,叠加光伏行业的高景气,公司近些年经营规模也持续扩大,经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2021年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8亿元、26.50亿元、45.2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9%;实现归母净利润0.60亿元、0.62亿元和1.4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41%。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0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归母净利润1406万元,同比增长284%。

主营业务收入中,主要以自有品牌组件业务为主,其占比由2019年的62.45%提升至2021年的84.21%,收入规模由11.86亿元提升至38.05亿元,两年复合增速高达79%。数据显示,公司光伏组件代工业务规模持续下降,由2019年的2.15亿元下降至2021年的1.27亿元,占比也由11.30%下降至2.81%。可以看出,自有品牌组件产品逐步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是海泰新能经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未来发展

紧跟行业发展潮流,布局HJT

随着光伏行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叠加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对于当下的光伏企业而言,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目前,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展开了疯狂扩产,根据索比光伏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末将新增组件产能113GW,总产能规模达到556GW,较2021年同比增长25%。

同时,像大尺寸化、薄片化技术,以及N型电池技术,乃至双面双玻组件技术正逐步成为行业的主流技术路线。其中,N型电池技术也被业内认为是下一个能够左右市场格局的重大技术变革。

根据CPIA的预测,2022年N型电池市占率有望从3%提升至13.4%,预计至2025年将接近50%。在近日举行的光伏行业研讨会上,中国光伏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N型产品推进速度正逐步加快,多家央企已经开启N型组件招标,市场需求较2021年全年增长4倍之多。

在N型电池技术路线中,HJT电池技术凭借转换效率高、衰减率低、温升损失低、双面率高、弱光效应等优势,被业内认为是光伏行业下一代的主流电池技术路线。CPIA数据显示,2021年HJT的量产平均转换效率高达24.2%,而PERC仅为23.1%。根据业内某设备厂商的预测,2022年新增HJT产能大概在20-30GW之间。

可以看出,对于当前的海泰新能而言,能否紧跟时代步伐将成为决定公司未来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的7大在研项目中,高效HJT组件项目赫然在列,且已进入中试阶段。而公司本次的募投项目之一,即是2GW高效HJT光伏组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