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业巨头转向异质结(HJT)路线的迹象越来越明显。”8⽉25⽇,在由东吴证券、光储亿家联合举办的“HJT叠层技术峰会”上(下称HJT⼤会),华晟新能源董事⻓徐晓华表示。

HJT进展慢TOPCon半拍订单以海外市场为主

光伏是⼀部技术迭代的“内卷”史,降本增效是发展核⼼。⽽电池⽚是决定组件效率和成本的核⼼器件,对于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具有关键性作⽤。现下⾏业正处在技术迭代的关键路⼝,⽬前主流Perc电池量产效率在23.2%—23.4%区间,其理论上限效率为24.5%。若按照每年0.6%—0.7%提效速度计算,Perc未来效率提升空间⾮常有限。

⽽在所有新电池路线中,转换效率较⾼的N型电池代表HJT和TOPCon最受业内追捧。其中,TOPCon眼下以其经济性更优,业内接受度更⾼,订单也更多。⽽HJT电池凭借⼯艺流程简单、温度系数低、⽆光衰、弱光效应、载流⼦寿命更⻓等优点,⽽更被资本市场看好。从转换效率看,HJT和TOPCon的理论转化效率基本趋于⼀致,前者是28.5%,后者是28.7%。但HJT电池因其核⼼功能层为⼀层层的薄膜沉积⽽来,未来与钙钛矿电池融合形成叠层电池的可⾏性更⾼,也因此有望获得超出30%的转换效率,更具远期估值想象空间。N型电池技术取代P型已成业内共识,财新数据观察到,2023年部分国内⼤项⽬招标项⽬N型占⽐要求已达30%以上。

仅从现在两⼤N型电池技术发展进度看,由于经济性还不及TOPCon和Perc,HJT路线暂落下⻛。光伏的本质仍是投资品,脱离成本去谈技术是空中楼阁。现下TOPCon的成本虽然仍⽐Perc⾼出约0.01元/瓦。但TOPCon在其技术壁垒加持下,因其转换效率⽐Perc更⾼,同时具备更低的衰减率等优势,故⽽具备⼀定溢价空间。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在当前溢价下TOPCon路线电站IRR(投资回报率)优于PERC组件,设备投资回收期1年出头,⾼于⼤部分制造业,从⽽引发产业⼤规模扩产。

产能尺度上⼆者差距明显。第三⽅咨询机构共研产业咨询预计,2022年我国HJT电池投产产能合计为10.8GW,预计2023年HJT产能将达到68.7GW。其中HJT⻰头华晟新能源已建成并投产8.1GW HJT电池与组件产能,规模全球范围内领先。该公司还有14GW的产能在建或产能爬坡中;相较⽽⾔,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不完全统计,国内TOP10组件企业到2023年底产能将达315GW。TOPCon组件⻰头晶科能源上半年N型组件出货约10.4GW。预计2023年底将实现40GW左右出货。上半年晶科能源已投产TOPCon电池产能55GW,预计年底产能将达超80GW左右。

今年上半年招标显示,在共计26.68GW的N型招标项⽬之中,⼤多数项⽬为指定招标TOPCon组件,⼀些项⽬虽然是N型组件招标,但中标企业也多为TOPCon企业,HJT相⽐⽽⾔,进度慢了半拍。

除了经济性不明显,HJT电池缺乏⻰头⼚商的开路,也影响了HJT电池占领市场的脚步。“事实上,HJT⽐TOPCon技术出现早很多,⽽且TOPCon刚向市场推⼴的时候,成本也⽐Perc⾼不少,为什么HJT电池没有率先拿下份额,也是因为当时缺少像晶科能源(688223.SH )、晶澳科技(002459.SZ )、天合光能(688599.SH )这样的光伏⻰头去打开市场。相反,HJT在这个过程⼀直是被动的等待者。”明阳光伏技术研究院院⻓罗骞表示。截⾄⽬前,前⼗⼤光伏组件企业均布局了TOPCon路线。但HJT电池多数都是新玩家。

HJT技术推进不及预期,也给头部HJT组件企业华晟新能源带来⼀定财务压⼒,⽬前该公司仍在亏损中,在被问及盈利时间时,华晟新能源董事⻓助理周肃表示,将在下半年实现净利润为正。另⼀HJT核⼼玩家东⽅⽇升(300118.SZ )全球市场总监庄英宏则表示,⼆季度看,HJT电池和组件业务对公司整体业绩贡献不⼤,待四季度会明显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前国内HJT电池和组件的订单仍以海外为主。以华晟新能源为例,该公司现在国内和海外订单⽐例为4:6。这是因为,第⼀,欧美市场早就接受过HJT电池的市场教育,且终端价格敏感度低于国内;其⼆,在欧盟碳边境机制过渡期实施细则即将实施(10⽉1⽇),远期(2026年)碳关税正式⽣效的背景下,中国出⼝到欧洲的产品有了“碳成本”。碳边境调节机制是指某些商品在⽣产时会释放⼆氧化碳等温室⽓体,这些商品进⼊欧盟关境时,需要向欧盟额外⽀付⼀笔款项,其数额与商品制造时释放的温室⽓体数量相关。这意味着,出⼝产品⽣产时的排碳量越低,出⼝成本也就越低。⽽HJT电池⽬前全产业链碳排放量货⽐Perc低20%,未来在碳排放这⼀环节付出付出的成本也会更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