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不少景区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提升文化和旅游供给质量,通过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方式,使消费者在家中实现了“诗和远方”的梦想。一大批线下活动转为线上,文旅企业纷纷开启了线上旅游的探索之路。

“徒步穿越大峡谷”“沉浸式露营”“身临其境探溶洞”……打开视频软件,各种云旅游推荐视频让人目不暇接。随着互联网、VR等技术的发展,今天的人们尽管宅在家里,也能“云”上赏美景。一款款云旅游产品,搭起了人们“诗和远方”的“云桥”。

打开“旅行任意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的出行受阻,线下旅游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文旅行业的数字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不少景区和导游纷纷转型,通过直播等线上方式,让足不出户的人们实现云旅游,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旅行任意门”。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近日发布的《青年云旅游调查报告》显示,74.8%的受访者会选择云旅游,59.7%的受访者表示对云旅游的体验不错,84.1%的受访者认为云旅游丰富了自己的旅游体验。

“躺在床上就能跟随这些视频博主的镜头看到平时见不到的美丽风景,真是太方便了。”在北京工作的王女士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自己平时很喜欢刷短视频和直播,今年明显感觉与旅游相关的视频内容变多了。王女士说最近她看得最多的是上海野生动物园的直播,既好看又长知识,“因为太喜欢里面的‘明星’动物,所以做好了攻略,等疫情一结束就去看看。”

有人看自然就有人播。实际上,各大平台上的旅行博主在内容创作上格外用心。在黄山做导游的许先生从去年开始尝试做旅游视频,今年坚持直播黄山的日出日落。“开始的时候还不太会,也没什么人关注。后来是有一天带游客的时候录了一段日出的视频,播放量还不错,不少人留言表示还想看,于是我就干脆做起了直播。”许先生表示,人多的时候直播间有几万人在同时观看,感觉很有成就感。

除了通过看视频实现云旅游以外,还有一些人借助高科技设备在家实现“假装旅游”。在北京上大学的陈同学就和室友购置了一台投影仪,把想去的地方的景色视频投影到空白的墙上,配上动听的音乐,便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陈同学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他们的灵感来源于一个旅行博主。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出去旅行后,这位博主就用投影的影像做背景拍了游客照并发到社交媒体上。因为拍摄的照片非常逼真,所以很多人都点赞了这位博主。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云旅游。虽然现在条件不允许外出旅行,但我一直有一颗在路上的心。”陈同学如此解释道。

抓住“危”中之“机”

目前,文旅行业的从业者纷纷开启了云旅游,从互动直播到在线“种草”,再到线下引流,云旅游在丰富线上文旅产品创新供给的同时也吸引着线下的潜在游客,让文旅行业在夹缝中看到了希望,在危机中迎来了生机。

然而,云旅游面对的却并非都是一片赞誉。王女士表示,自己也看过一些特别假的云旅游视频,一看就是加了滤镜和特效的,特别不真实。“如果视频里的场景和实际场景差别过大,我会感觉受到了欺骗。所以,我还是更喜欢看直播,有互动性也比较真实。”王女士还期待云旅游的产品更加丰富一些,“如果能一边欣赏当地的风景,一边吃着当地的美食,体验一定会更好。”王女士说。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相关企业在云旅游的内容设置上、技术配合上还应加大力度,如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让云旅游展现出更多的文化元素,更具吸引力。同时,要与线下旅游相结合,防止云旅游成为一阵风,探索直播、VR体验等,找准定位创新发展,在疫情后释放出更大活力。

中国联通集团交通文旅行业总监李玲介绍:“联通已在红旗渠、泰山、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世界之窗、呀诺达景区实现了面向景区管理、景区营销、游客服务、文物保护等领域的5G应用落地。联通将加大对文旅行业的新基建投入,推动中国文旅产业科技进程,助力产业振兴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认为:“如今的旅游业已从科技应用的中后排逐步前移,5G、虚拟现实等已被应用到旅游业中。新基建的前瞻性特征需要旅游业在科技选择中进一步前移,与更为前沿的技术相结合,推动旅游服务和体验的升级。建议充分利用中国国内游60亿人次形成的复杂需求,扩大新基建的落地应用,构建更有效的大规模应用场景,形成精准的新型旅游动能。”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在2022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上指出,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要正视困难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要着力打造智慧旅游,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智慧景区、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让游客享受更优质、便捷的服务。”胡和平说。

大举挺进线上场景

为丰富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11月,文旅部就联合十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坚持技术赋能,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应用普及,深入推进旅游领域数字化。

云旅游的火热,促使文旅行业加快研发多种云端旅游产品,利用VR、AR等新技术将景区风光和文化展览等“搬”到线上,通过直播、游戏等互动方式创新旅游呈现形式,增加人们的旅游乐趣。与此同时,大批线下活动转为线上,一批文旅企业纷纷开启了有关线上旅游的探索之路。

例如,河南博物馆在线上推出考古文物系列的盲盒,旅客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拿着洛阳铲去寻宝、修复文物,还能随机获得隐藏款文物产品,激发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探索和求知欲;敦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推出的“云游”莫高窟,让游客足不出户便能一览莫高窟的四季美景,体验“数字敦煌”的精彩;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利用线上直播平台,让旅客有机会近距离了解熊猫“滚滚”的生活日常,还由此衍生出“滚滚大闯关”H5答题闯关小游戏,将线上动物园变成一个寓教于乐的自然课堂。

高新技术的应用,除了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外,也让云旅游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5G、AR、VR、AI、无人机等技术的发展,云旅游从图文、短视频发展到直播、全景等多种形式的呈现,把传统景区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通过旅游博主、专业主播的视角传递给更多游客。

航空业的一些公司也加入了云旅游大军。例如,航旅纵横推出时光机功能,通过互动小游戏的方式,带领旅客随机穿越到曾经旅游的日子,利用数字化技术帮助旅客记录曾经十分有趣的出行经历,并为旅客赋予独特意义的行程徽章。而携程、飞猪、途牛等平台也在推广线上直播,推出低价格的高端酒店、热门路线旅游产品等。

业内人士分析,云旅游填补了人们对出游的向往,同时也成为一种“预游乐”方式,不少用户提前收藏当地热门的餐厅、景点和玩乐打卡地,为疫后出行提前“种草”。正因如此,云旅游的兴起和推广,不仅能够给居家的人们带来心灵的疗养和知识的补足,而且还能给文旅行业带来新一轮曙光,为行业的复苏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传统旅行获得新的展现形式和发展态势。(本报记者蔡佳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