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秀珍


(资料图片)

监制:李东楼 | 出品:驼鹿新消费

近期,“狂飙”发展三年之后,即将破万店之际,锅圈食汇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据官网介绍,锅圈食汇成立时间并不长,2015年成立河南锅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在河南郑州开设第一家零售店,当年零售门店就开出一百家,2019年零售门店扩展至500家,同年前身锅圈供应链(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不过,到了2020年,锅圈才开启“狂飙”之路,至2022年12月,锅圈食汇的签约门店数量累计突破万家,门店数量成几何式翻倍增长。

招股书还显示,锅圈食汇在报告期近三年(2020-2022年)收入分别为29.65亿元、39.58亿元和71.73亿元。不过,此前一直亏损,2022年刚刚实现扭亏,利润为2.4亿元。

锅圈食汇加盟生意到底如何?

成功扭亏的背后是众多加盟商们的力挺。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净增加7775家门店。但截至2022年12月31日,锅圈食品仅拥有五家自营门店,其余全部为加盟。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锅圈食汇的闭店率一直在持续上升,2020年至2022年,净增加2855家、2568家、2352家,期内关闭的加盟店数量为28家、194家、279家。近三年关闭的门店数量占比分别为0.7%、2.8%、3%。

从招股书来看,锅圈食汇的营收也大多来自于加盟商,虽然不收加盟费,但零售门店的快速铺开使其营收也大幅翻升。据招股书,锅圈食汇几乎所有销售收入都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自有产品,加盟商向终端消费者销售产品。近三年,锅圈食汇销售在家吃饭产品及相关产品占据总收入的98%以上,其中火锅产品更是占据总收入的绝大部分,近三年占比分别为80.6%、78.1%及74.6%。

据招股书显示,锅圈食汇加盟店在地级市、县级市两地贡献的收入占比是最多的。2022年,加盟店地级市销售收入达18.65亿元,县级市销售收入达17亿元,两者加起来占了总销售的55.2%。2022年,地级、县乡镇锅圈食汇加盟店总销售收入占比达92.4%。

那么,锅圈食汇生意真的好做吗?

浙江温州的一个锅圈食汇加盟商林林告诉《驼鹿新消费》,他的店面是在2020年初开的,开在当地的一个小镇上。疫情期间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甚至高达2万,这主要是因为此前疫情会造成周边小区临时封控,而他的店就成为居民采购食材的一个主要选择。不过生意不好的时候,“光头”也是常有的事。

大多数时间,他的店日营业额仅在200-700元左右,今年过年后,随着疫情放开,日营业额就基本徘徊在两三百元之间了。现在看来,开这个店并没有赚到什么钱,更多是为锅圈食汇总部和房东做了“嫁衣”。

林林还表示,一些买菜平台近期也进驻了他所在的小镇,用户在平台上购买后,可以送货上门到村里的某个代收点,对于一些周边村民来说,买菜比到他开在镇上的锅圈食汇方便更多。所以,他的生意最近越来越不好做了。

虽然目前营收主要倚重于地级市和县级市等低线市场,但伴随着扩张的步伐,锅圈食汇也开始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加紧开店。

近日,《驼鹿新消费》还探访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锅圈食汇门店。这边门店位于华贸天地商城,在今年年初刚刚开业,周边有数个高档小区,商铺林立,有Peet‘s Coffee、哈根达斯、高档珠宝店等,周边人流量大,居民消费水平高。但据笔者通过观察,锅圈食汇的门店生意一般,半个小时内仅有1位顾客进入门店。

倚重“在家吃火锅”场景,可持续吗?

招股书显示,锅圈食汇的火锅产品占总收入的绝大部分,近三年占比分别为80.6%、78.1%及74.6%,虽在下降,但是占比仍相当高,而烧烤产品的销售收入则占总收入的5.8%、7.4%、10%,占比小幅提高。对此,锅圈食汇称,将产品组合进行战略多元化。

火锅确实是国人最喜爱的餐食之一,根据中国饭店业协会公布的《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2018年我国餐饮市场规模已超过40,000亿元,其中火锅市场总收入达8,757亿元,占餐饮总收入20%以上。

但从市场上来看,火锅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目前已经有海底捞、呷哺呷哺等火锅龙头企业。而且,近些年,这些企业都在不断优化火锅以外的产品结构、打造品牌更加年轻化,以提高整体收入。锅圈食汇在冰柜中的产品,实际上对像海底捞、呷哺呷哺等供应链成熟的企业来说门槛并不高。

实际上,在锅圈食汇快速发展的这三年,正是海底捞等传统火锅企业最艰难的时刻,但随着疫情过去,餐饮市场恢复,海底捞等火锅龙头企业正在重新抢回市场。据海底捞2022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2022年年度收入约为人民币347.41亿元,净利润约13.7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22年的净利润是锅圈食汇的5倍多。

翻看锅圈食汇的火锅菜单,价格带从2元到50元左右不等。和其他品牌的食材相比,价格并并不便宜,甚至更贵。例如锅圈食汇的牛油火锅底料200g价格为14.9元,而海底捞牛油火锅底料150g*3包在电商平台购买价格在20元出头,如果换算成200g的产品价格仅为10元左右。

近年来露营、围炉煮茶等生活方式的崛起,确实给烧烤市场带来了更多机会。但随着露营热度的下降,围炉煮茶也有昙花一现的态势,短期看,锅圈食汇可能并不能依赖露营、户外烧烤等这种小众需求,带来更多的收入增长。

而从锅圈食汇的SKU上看,和盒马、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互联网电商巨头们卖的差不多,种类数量是他们的的子集,产品的可替代性强,由于缺少短保产品,可供选择性大大降低。在一二线发达城市,难以与巨头抗衡。

例如,美团自营的美团买菜,有设置专门的火锅食汇,类别高达10余种,除了常见的火锅食材外、还加入了酒饮、水果/甜品、厨具/清洁等,烧烤野餐下也有超10余种的类别,除了常见的烧烤食材,还有烧烤工具、驱蚊防晒产品等。另外,其他的生鲜食材均可以“一站式购齐”。

“在家吃饭”前途几何?

细数疫情期间真正盈利的消费企业并不多,众多消费上市企业的业绩也大都不太理想。但锅圈食汇不仅实现了门店高速扩张,也在一级市场获得了热捧。IDG、天图资本等资本巨头纷纷入局,连三全食品、茅台基金也看好锅圈食汇。三年间,锅圈食汇获得26亿元融资,估值达140亿元。

资本入场押注的是疫情期间”在家吃饭“这一消费习惯和消费场景的培养。而“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品牌”正是锅圈食汇对自身品牌的定位。客观来看,疫情带来的出行不便确实为“在家吃饭”创造了巨大发展机遇,而且由于火锅、烧烤食材多种多样,挑选起来难免麻烦,这时在一家店同时购齐所有食材,就成了一种新需求,而锅圈食汇通过大量密集开店,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使其在疫情三年高歌猛进,激进扩张的原因。

但随着疫情结束,餐饮行业复苏非常强劲,线下火锅、烧烤店也逐渐了恢复了疫情前的生意,人们“报复性”的进行商务活动,一些商务宴请和家庭聚会明显增多,一些知名餐厅的包间基本每天都能满房,基本上需要提前好几天才能订到。这让“在家吃饭”的需求势必会降低,而“在家吃火锅”更不是刚需,这就意味着锅圈食汇主打的在家就餐场景必然受到影响。

事实上,在此之前,“在家吃饭”这一需求并非未被挖掘,在移动互联网潮起时,就有不少创业者步入这一赛道,提供包括共享厨房、上门做饭等服务,来满足用户在家里吃饭更加便捷的问题。但是,在坚持几年之后,大多折戟沉沙。

而如今,锅圈食汇抓住疫情的机遇,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继续在“在家吃饭”这样的场景上深耕,虽然目前来看,门店即将突破万家,但疫情的结束带来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关店率的持续上升、来自火锅餐饮巨头的正面竞争等等,这些可能都是锅圈食汇未来一段时间必须解决的难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