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


【资料图】

今年4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对大型银行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从业务指标到实现路径均有要求,这意味着政策推动下大型银行将加速下沉。

业界预计各地农商银行均会受到来自大型银行更激烈的竞争。面对大型银行下沉农村的情况,各农商银行纷纷采取措施。

以往的农商银行分理处业务范围窄、服务资源少、专业度不高和协同效率低下等问题限制了其竞争力,面对来自大型银行的竞争压力,农商银行可能面临流失农村客户的严峻形势,农商银行亟需制定生存策略来应对这一变化。

在规模、品牌和科技等方面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农商银行如何打赢这场生存保卫战?最近各地农商银行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对策:向下扎根,抢先大型银行再下沉。银行分理处升格为支行乃农商银行在大型银行下沉时期的生存之策,唯有深耕本地用户,才能守住农商银行的根。

农商银行网点的客户经理熟悉农村、熟悉农民,对村子里面哪家哪户有几头羊、几头猪都了如指掌,农村圈子小、相对封闭,村民更愿意相信熟人,在熟人网络中服务与产品能更顺畅地流通,这些就是农商银行的优势,也是大型银行所不具备的条件。

农商银行下沉空间大、基础踏实,与农民、农村的联系紧密,是农商银行的“基本盘”“扎根土”,在历经跑马圈地后的“试错”、信贷风险的阵痛之后,农商银行基本能统一一个认识,就是农商银行跟风大型银行高举大额贷款的旗帜无异于以卵击石,城区、集镇市场竞争强、成本高、风险大,大企业里面的盈利能力、预期增长率,农商银行并不了解,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会将农商系统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下。

正面与大型银行争夺大额贷款业务不是明智之举,在经验、体量和人才都有劣势的农商银行必将败下阵来。只有错位经营、一心一意专攻农村金融领域才能闯出新路,坚持把长板再做长、将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实现弯道超车。这也意味着农商银行在市场选择、经营逻辑、目标客群上必须有所取舍。作为“小而美”的受益者,农商银行应坚定不移地做农村传统市场的支持者、践行者。

近期,多地农商银行纷纷申请将分理处升格为支行,此举属于“简政放权”,能激发网点主观能动性。从前分理处只能办理个人和对公业务,升级为支行后具备管理分理处的权利,承担地区银行主管的角色。

升级为支行后,农商银行网点拥有更大的自主决策权。

首先,服务种类更多样,能为当地用户提供更多种类的金融服务。支行可以负责一些项目的审批,如: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贷款卡发放核准等。

其次,服务效率再提升,缩短服务周期。通常分理处受理类似发放贷款卡等业务后要转往支行办理,待支行办理完毕才能发给客户,让分理处升格为支行使得用户可直接办理无需等待制卡业务流转,提升了审批效率,缩短了业务决策链,能及时解决中小企业的各项金融需求,提升了当地用户的黏性。

再次,扁平化管理,释放新动能。扁平化后的支行行长管理本级,网点主任管好网点,各司其职,职责清晰,把所有人的潜力和活力都激发出来。

此外,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分理处升格支行后,网点员工薪酬会相应上涨同时对支行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提升该网点的员工专业素质,使员工晋升路径和职业规划更清晰,激发员工活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以前,不少农商银行高管曾经践行“二八定律”,认为维护好20%的精英客户便拥有了80%的财富。但在大型银行基本抢占20%精英客户的高地后,80%的农村金融市场实际就是一片“蓝海”市场,而且开发成本并不高。再下沉要求农商银行做到“三个更加”:一是要更加下沉,做普惠和略有“瑕疵”客户,用“更下沉”应对大型银行下沉;二是要更加快,充分发挥农商银行支行有灵活决策的优势,依托熟人网络,把农村客户体验做到极致;三是要更加广泛,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产生体量才会形成规模效益。

总之,农商银行应深耕农村,发挥生于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的优势,简政放权;将分理处升为支行,便利农民,惠及农民,做农村离不开的农商银行。

(作者为北京社科院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