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中国专利奖,自动驾驶领域百度专利独获中国专利银奖,这是该领域最高发明专利奖项!
【资料图】
全球专业信息服务商科睿唯安的《自动驾驶车辆专利全景研究报告》中,百度以1,537项总专利族数量,全球第一!
这些荣誉背后,正是无数“发明人”组成的百度Apollo技术底色。
今天小编特邀几位Apollo专利发明人来分享专利研发中的奇闻趣事,为大家“揭秘”这些研发创新的高光时刻
王同学
“独行虽快,众行才远”
永远相信团队的力量
“
在百度,只要你想做,就可以把一粒沙做成一座金山,这里有无限种可能。
——王同学汽车机器人工程师
”
高产的化学反应
2021年9月才正式加入百度,王同学和他的团队之间却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在不到1年时间里和团队一起申报的专利就多达60余件,而且每季度还以10件专利速度稳定增长。
产品大于一切
把一项创新型事业做到“批量化生产”,作为曾经从事整车规划的王同学来说是基本操作。他认为“专利一定要服务于产品,第一优先级不是要钻研一个非常厉害的专利,而是让产品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再通过专利反向保护产品。”
无限种可能
一套技术领先,适用广泛的传感器自清洁套件,从研发到故障率无限趋近于0的落地,或许就是王同学专利理念的具体体现。“当全世界都在淘金热,第一个发财的一定是卖铲子的人。”
如今随着汽车“含硅量”智能化不断升高,传感器已经成为整车制造的核心模块,如果说传感器是汽车的“慧眼”,那这套自清洁套件就是“汽车的护目镜”,这款传感器自清洁套件未来的市场空间令人无限遐想!
李同学
做了那么久发明
第一次给家人用上自己开发的产品
“
以前只知道埋头苦干,成为专利接口人后,跟专利部老师一起做评审,才发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好的点子往往都是在思维碰撞中擦出的火花。
——李同学智驾地图工程师
”
巾帼不让须眉
在男生较多的研发团队里,李同学作为少数的技术研发妹子,入职百度近5年来,斩获相关专利40余件。“没有合适的土壤,怎会有满园花香。”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和开放的创新环境是这位“地图女专家”如此高产的根本动因。
理工女的小浪漫
代码是她个人书写才情的浪漫,产品才是她送给家人的情书。当她把行业内第一个AR导航Demo拿给家人使用时,被家人玩笑地调侃“终于看到一款你做的产品了,希望以后我们开车也能用上这么聪明的导航。”
做一个长期主义思维者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她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个“灵光乍现”的想法都会被随手记录下来,长期积累是专利最好的导师。同时,永远向前一步扩展思维的边界,眼下看似无解的问题,或许早已在另一个领域写好了答案。
王同学
新基建的造路人
“
我们现在从事的工作很多地方都是未知的空白,每个动作都是全球首创,填补行业的空白这种感觉很有使命感。
——王同学智能网联工程师
”
术不同,道相同
“自动驾驶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基于单车智能的自动驾驶,一条是基于车路协同的。”入职百度前,王同学在某高校从事智能网联中国方案的顶层设计,为了让这一宏伟蓝图能够全面落地,王同学在2020年选择加入百度。
研究研发两手抓
两年时间拿到30件+专利,研发与科研并行,是王同学的工作日常。在王同学的研发逻辑里,把专利转化成行业标准,再到标准的推广,形成全链路的循环体系才是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体现。
头号玩家填补行业空白
谈及百度与高校研究的差异,王同学表示百度基于研究商业化的快速迭代令他印象深刻。团队协同工作、敢想敢干的技术前瞻性也让百度在车路协同领域成为了难寻对手的头号玩家。
袁同学
精益求精的“时间刺客”
“
将自己的想法落地到代码,不断进行抽象总结的过程很有趣,让不熟悉技术的人也逐渐了解其价值,这件事本身就挺有价值的。
——袁同学智舱工程师
”
为降低50毫秒的应答速度,您愿意花多久时间?从2015年加入百度到成为智舱业务部负责人,袁同学就聚焦于对语音语义和车载智能交互的研究。这种精益求精甚至有些“吹毛求疵”的工作,袁同学一干就是5年。
时间的刺客
车载智能人机交互应答时间,因为网络环境的不同体验差异巨大,从2017至今袁同学和团队将交互系统应答时间从原先的3秒+降低为现在的不足2秒,只为提供给用户极致的体验。
从无到有的创新有时可以灵光乍现,对一件产品孜孜不倦的打磨,则更需要对自我潜力的深挖和耐心的考量。袁同学就经历了这样的考验。对他而言,追求极致就是他研发专利最大的动力。
于同学
拥有70件+专利的自动驾驶“一线小白”
“
以前一直认为仅有创意,还未具体落地到产品、解决最终问题是不能申请专利的。后来,我在一次专利部的发明评选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产品未动、专利先行,我才意识到,原来可以直接基于创新idea申请专利,而不是必须要将idea实现形成产品才可申请。
——于同学智能公交工程师
”
自动驾驶全域高手
于同学作为2016年初就加入Apollo的一线研发人员,对自动驾驶的理解是全方位的,期间申请了70件+专利,自称是“行业小白”,未免有些过谦了。
7年间,于同学先后参与了乌镇项目、末端物流无人驾驶配送小车、阿波龙、Robobus的研发工作。涉及自动驾驶数据处理、机器学习、障碍物行为预测、路径规划、速度规划、驾驶行为决策、运动控制以及自动驾驶总体解决方案。丰富的一线实战经验让于同学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专利方法论。
于同学最喜欢百度“用科技让复杂世界更简单”的理念,他相信随着车路协同和单车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交通会帮助人们解决交通出行、简化人类移动的终极问题。
众行方能致远。在探索自动驾驶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同行者的身影,他们也在凭借着自己的热血与创造力,描绘着智慧出行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