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稀缺 穿透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作者:赤耳
【资料图】
编辑:王蒙
风品:司廷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夏日炎炎,新能源车再添一把火。
林志颖车祸事件仍待续,8月1日,在四川G93成渝环线高速上,又出轿车起火事故。据多家媒体报道,该车为新能源车理想ONE。
8月2日,理想官方客服确认了该事故,公司已成立专门调查组。
一石千层浪。舆论再次聚焦一个敏感且基本的话题:新能源车的安全性,到底靠谱不?
01
交车在即 理想L9质量到底咋样?
LAOCAI
不算苛问。这已是理想汽车,短短一周里,二次登上舆论风口。
继6月蔚来坠楼试车员身亡,7月26日,网友爆料一则理想新车L9的车祸图片,车辆左侧前保险杠碎裂,事故现场一片狼藉。
预订车主聊天记录显示,该车由理想方面试驾员驾驶,加速过程中撞上护栏,主动刹车“一点效果都没”,然后“断轴趴窝”。
目前,爆料原微博已无法查看。
26日傍晚,理想汽车官微紧急回应,并公布了撞车记录仪。表示事故车雨天夜间以86km/h的速度撞击金属护栏,事故无人员受伤,空气弹簧完好无损。
及时发声,消除了不少误解猜疑。
然尽管理想汽车表示,事故与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无关。记录仪中视频也证实,主要系试驾员驾驶问题。
但在视频评论区,网友讨论并未停止。甚至有声音认为,理想汽车在避重就轻,并未有力说明产品质量是否存在问题。
是否偏颇片面,见仁见智,不过不满情绪或可以理解。
要知道,就在半月前,L9还发生了一起“空气悬挂断裂事件”。
7月17日,据央广网报道,重庆一辆理想L9的试驾车在试驾过程中发生故障,曝光的网络聊天记录截图显示,该车经历急刹后“砰”的一声,前悬架发生断裂。
没有意外,事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实际上,在悬挂上,理想汽车已非首次“翻车”。
2020年11月,由于前悬架下摆臂球销脱销力设计原因,车辆受碰撞冲击时可能导致前悬架下摆臂球销脱开,理想汽车对理想ONE进行了首次召回。
或也基于此。这一次,理想汽车解释也很迅速,称“重庆的试驾车是90公里/小时的速度冲过一个超过20厘米的深坑,一平米见方的深坑。导致空簧内部的缓冲环破损。因为供应问题,我们有部分试驾车使用了试制阶段的缓冲环。试制版虽满足安全标准,但遇到大冲击工况会偶发失效。实际量产版的缓冲环强度是试制版的2.5倍,面对更大的冲击也不会有问题。上加强版缓冲环的原因是,21寸轮毂成为了标配,缓冲的压力更大。”
理想汽车强调:“不是断裂,是空簧内部的缓冲环破损”。
不过,该说法受到前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峥楠的质疑:
其一,90公里时速过20厘米的坑,损坏的应先是轮胎而不是悬架;其二,L9离地间隙不足20厘米,为何开到20厘米坑上去,这不符合常理;其三,车企并没必要试制与量产车性能不一样的试制件。
孰是孰非,留给时间作答。
可以肯定的是,正式交车在即,频出安全状况,不是市场加分项,离真正“理想”交付,还有多远?
值得一提的是,在理想L9发布会期间,理想L9悬架系统曾被作为亮点配置进行展示。理想汽车官方称,这套悬架将提升各种路况的舒适性。
只是,说千道万,实践出真知。随着车辆出事消息接连曝出,如何品质自证是一个急迫且不轻松的任务。
02
品控烦恼知多少
对标500万 多少底气?
LAOCAI
舆论炸锅并不稀奇。
公开信息显示,理想L9是一台旗舰级全尺寸SUV,于今年6月21日正式上市,全国统一零售价45.98万元,被外界视为理想一次重要战略推新。
刚发布时,也确实不负众望。订单火爆,甚至一度“熔断”。按CEO李想此前计划,这款新车目前处于接受预订状态,7月全国所有店面都可试驾,8月正式交付用户,9月交付量可过万。
在理想L9发布会上,李想曾直言:“欢迎大家带着朋友,开上他们的库里南、奔驰GLS、路虎揽胜、宝马X7等顶级SUV来试驾L9。”
一句话为L9“钦点”了四款一线豪华大竞品。甚至李想放言,要“让大家来看一看,理想L9是不是配得上500万以内最好家用SUV的称号。”
信心爆棚,足够吸引眼球。然面对“意外”频频的理想L9,李想是否太过乐观了?对标500万的底气何来?真能过万?又有多少持续买单者?
并非刻意危言。
市场是有记忆的,不看噱头、只认实力。
拉长视角,不止新品L9,曾经的“单一支柱”理想ONE也不乏烦恼。
2022年2月24日、25日,理想ONE两天内发生两起起火事故:一辆理想ONE在正常停放、未充电状态下,突然起火,整车被迅速烧成空壳;
另一辆理想ONE则是在行驶途中,撞上道路中间的水泥墩后起火。
当然,起火原因扑朔迷离、责任不能武断归为理想一方。但也从侧面折射了加强三电质量、夯实安全驾乘的重要性、急迫性。
要知道,上市初期,理想ONE搭载的三缸1.2T增程式发动机就被不少车迷诟病。除了使用95号汽油“吃得好出力少”,还有十万公里后漏油严重、积碳严重、点火圈生锈、冷却液接口漏水等吐槽声。
在车质网上,截至8月3日15时,涉及理想汽车的相关投诉134条,涉及前后桥及悬挂系统、车轮异响、行车安全辅助系统故障、电驱动控制器故障、服务流程不完善等......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作为新兴赛道,虽是大方向,却也有造车工艺积累少、产业链成熟度、协调性待提升、关键性能技术有待沉淀检验的短板。这就要求从业者,除了车辆外观、炫酷配置,更要在基本的安全性、根本的质量表现上多下苦功硬功。毕竟安全驾驶不小事,也是最基本的驾乘体验。切莫让用户充当“小白鼠”,消逝本就不多的宝贵信任与耐心。
说千道万,造车不是一时口嗨,是技术活更是实力活。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相比智能化、互联化的一日千里,如何消除市场疑虑,交出最原始的安全答卷,是一道灵魂考题。
玩味的是,关键时刻,理想ONE诞生初期的整车终身质保却大幅缩水。整车质保甚至缩短至5年或10万公里,三电系统缩短至8年或12万公里。
03
内卷大战 亏盈冷思
LAOCAI
或许,也有无奈与急迫。
表面看,理想业绩已走在国产新势力的前列。
以2022年一季报为例,蔚来汽车营收99.11亿元,同比增速下滑至24.39%,盈利也远不及预期,净亏17.83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4.5亿元的亏损,同比扩大295.56%。
反观理想汽车,营收95.62亿元,同比增长167.49%,净亏1090万元,相较上年3.6亿元亏损,同比收窄96.97%。已接近盈亏平衡。
要知道,这是理想ONE一款中大型SUV在售,产品阵型远没有蔚来齐整的情况下,销售业绩却远超蔚来。2022年1-5月,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47379辆,同比增长111.1%,上半年累计交付60403辆,同比增长100%,位于新势力销量榜单第三。
也基于此,有舆论认为,趁着今年新车爆火东风,凭借理想L9接棒,理想汽车或再造一“爆款”,业绩或再上一台阶。
只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上述接连事故,可是当头棒喝?
事实上,逼近盈利线的理想并不轻松。
2018年至2021年,归母净利-15.32亿、-24.39亿、-1.517亿、-3.215亿,4年合计亏损约44.442亿元。
聚焦2021年,总营收270.1亿元,同比大增185.6%,毛利率由2020年的16.4%增至21.3%。尤其第四季,营收首破百亿级别,达到106.2亿元,实现净利2.955亿元。
然看似优异的成绩单背后,全年经营亏损也增至10.2亿元。按全年交付新车90491辆粗略推算,每卖掉一辆理想ONE,理想汽车就将损失11272元,单车亏损超万元。
即使3.215亿的净亏,相较上一年也同比扩大111.9%。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总营收中,利息收入及投资收益净额由2020年末的2.55亿元增至7.4亿元。这笔将近5亿元的理财增项,为理想业绩挽回不少亏损颜面。只是,这毕竟不是主营业务贡献,核心盈利能力改变多少呢?
细观2021年的毛利增长,并不单纯依赖供应链的成本控制,也归功于产品售价提高。
2021年5月25日,理想汽车全面升级的2021款理想ONE。相较老款车型,新车标配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包括NEDC续航里程提升至1080km以及多项高端配置,售价33.8万元,相较老款提升1万元。
本是一件好事,却让众多刚刚购买2020款理想ONE的车主陷入“清库存”、“新欢变旧爱”的尴尬吐槽中。
当然,理想汽车毛利率一直处于造车新势力的领先位置,今年一季度升至22.6%;车辆毛利率22.4%,去年同期为16.9%。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单一车型能让理想更加精细化运营、产业资源高集中度有利其效益效率提升,进而保持高毛利,这是其盈利性好过蔚来的重要原因。但长期看,单一依赖弊端也明显,除了综合抗风险力弱,在面对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上也是短板,最终可能制约规模,进而影响盈利。因此理想L9对于理想汽车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不算虚言。
放眼行业,新车型密集亮相,2022年可谓推新大年。不止新势力,传统车企也加速登场和上量。
近期,就有小鹏G9、比亚迪海豹、阿维塔11、长安深蓝SL03等高热车型陆续上市,20万元-40万元的SUV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以6月为例,蔚来ES7和理想L9先后亮相,两方发布时间其实仅隔一周,价格又都在45-50万元区间上下。据悉,小鹏G9也原计划此时段发布,只因官宣延期才没“撞上”。
数据说话,7月小鹏、理想、蔚来分别交付11524辆、10422辆、10052辆,同比增长43%、21.3%、26.7%,环比则均出现20%-25%的下滑。相比之下,二线品牌升势逼人,哪吒交付量14037辆,同比增长134%;零跑交付12044辆,同比增长177%。
另一厢,比亚迪与特斯拉两家巨头,依然保持着高歌猛进。以2022年6月为例,特斯拉Model Y销量52150台,理想ONE销量13024台,蔚来ES6为5100台。断层式差距肉眼可见。
无需赘言,日益多元丰富的供给,意味着新能源车市趋于成型,消费者日益成熟理性。这对于理想汽车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新能源汽车已得到市场充分验证,蕴藏巨大增长机会;坏事是众多强有力对手的出现,让理想面临的竞争空前加剧。拼质量、拼创新、拼配置、拼质价比,各种内卷将愈演愈烈。
说到底,造车卖车还是一个规模效应,这是打破亏损的最优解。而背后是用户口碑体验、信任堆积。
那么,上述理想汽车一季度的可喜亏损大降、理想L9的可喜大卖,能否持续也就要打个问号。
梳理股价,理想新车发布前一路连涨,直到6月24日一度触及165.3港元/股高点,这也是理想自去年8月港股上市后的历史新高。然随后又震荡下行,截至8月3日收盘报132.3港元/股。
04
规模效应VS规模风险
“理想”远也不远
LAOCAI
如何提振信心?
2018年10月,首款产品理想ONE发布,2020年跻身中国新能源SUV销冠,同时成为30万元以上国产车型销冠。
不可否认,种种槽点之外,在中高端SUV领域,理想汽车积累颇多、仍有先发优势。这也为L9发力,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据理想汽车官方透露,接下来的产品规划将是“双线并行”,也就是“纯电+增程式”。
不过,要做大尺寸SUV,纯电动车在续航层面不占优势,因此理想汽车希望采取一种全新形态。创始人李想透露,两种形态不会产生直接竞争,而是共同打通20-50万元细分市场,每10万元价格带,理想汽车都会推出纯电或增程式重磅产品。
2023年,理想汽车将推出3款产品,包括全新一代增程式旗舰产品、一款纯电动车型,还有一款20-30万元的中型车。
换言之,单车打天下的时代已过去,积蓄已久的理想汽车正开启推新大潮,规模提速不乏想象空间。
只是,能否真正厚积薄发、博得规模效应,打破亏损魔咒,也要警惕保持好往昔的精细化运营、专业化深耕、品质化死磕。毕竟除了规模效应,还有规模风险,看看蔚来亏态、看看上述事故反噬。
从此看,L9试驾阶段出状况,看似坏事,其实也是可贵警示。凭心而论,任何新事物都会伴随争议,都有一个逐步完善过程。
除了惊鸿一瞥,更要百炼成钢。能否快速查漏补缺、精进完善,理想汽车离“理想”交付、500万匹配,远也不远。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家庭而生的车”,理想汽车、李想仍在路上。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