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西湖到大理古城,从北京颐和园到南京夫子庙……“售空”“售罄”“约满”“满房”成为“五一”期间的高频词,旅游资源供需失衡凸显。
(资料图)
“今年‘五一’是春节后首个小长假,加之目的地营销吸引和消费政策的刺激带动,人们出游意愿强烈,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但是,旅游业受三年疫情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恢复仍需时日,从而导致旅游消费供需失衡。”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破解旅游资源供需失衡
“五一”前夕,因烧烤“出圈”的淄博直接喊话全国游客,表示客流已超出接待能力,呼吁游客错峰出行,并推荐前往山东其他城市旅游。在去哪儿平台上,“五一”车票放票首日,多条热门线路车票均在几分钟内售罄,即便又增开列车,也是开售就抢空。与此同时,酒店价格暴涨、民宿毁约,不少热门城市“一房难求”。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疫情三年,对旅游供给端影响很大。三年里,投资大幅缩减,大量商户退出旅游业,以及当前旅游人力不足、旅游供给链接不畅等问题,都让旅游供给无法匹配需求。
“‘五一’小长假,积压已久的旅游需求集中性释放,导致瞬时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与此同时,出境旅游市场尚未完全恢复,出游需求高度集中于国内游,加大高端旅游市场需求的失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谷慧敏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文旅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如何解决旅游资源供需失衡?
吴志才认为,应做好“3+1”文章。“3”是指在供给侧方面做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社会参与,政府制定旅游消费惠民、促进消费、市场监管等政策,营造好旅游消费环境;市场主导推进文旅生活方式类产品、健康旅游、数字旅游、家庭亲子游等开发,加强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全社会参与营造文明旅游、健康舒适旅游环境与氛围;“1”是指在需求侧方面坚持消费者主体,强化自我安全意识,推进绿色文明消费,满足多元旅游生活需求。
谷慧敏建议,一是针对大众旅游市场做好核心产品的规模预测和品质管理,着重加强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星级饭店、旅游商店、旅游车船、导游等的质量监管,确保旅游市场秩序;二是针对高端旅游市场做好产品开发和服务升级,根据旅游需求变化融合创新高价值链的新业态,推出基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新型现代城市旅游目的地,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旅游品牌;三是针对专项旅游市场开发特种旅游产品,尤其是在健康休闲、研学、探险、文化演艺、体育、公益环保等旅游项目上的投入。
增强旅游消费供给能力
旅游消费需求仍有很大潜力。如何通过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旅游消费供给能力?
吴志才认为,短期来看,加强度假休闲产品开发以及弹性供给,做好旅游市场监管、权威数据和信息发布等,从而增加有效供给和引导合理流动;长远来看,充分考虑疫情冲击的综合影响和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从财政、税收、金融、旅游人才、土地等方面为旅游业提供更大支持。
“需要构建具有弹性的旅游产业结构。”谷慧敏认为,要通过带薪休假制度、旅游价格、舆论宣传等措施加强对旅游需求的调控管理,引导游客错峰旅行。同时,应拓宽旅游供给视野,着力加大对社区资源的旅游化利用,如开放学校宿舍、大型活动场所、社会闲置资源等社会接待资源,解决旅游峰值接待能力不足问题。
在金准看来,第一,加大有效投资,面向当前尤为短缺的度假、亲子、研学等产品,加大供给;第二,畅通供应链,针对链条上的瓶颈问题,补链强链,畅通循环;第三,扶助市场主体,针对旅游企业在疫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给予扶植,恢复主体的信心;第四,政策要有效引导供给,特别在交通、市场环境整治、环卫、应急等方面大力优化市场环境。
疫情三年,游客的消费心理、消费能力、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已发生变化,这对旅游企业增强供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吴志才认为,旅游企业应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在市场定位方面,加强大众旅游市场开发投入与培养小众、个性旅游市场;二是在产品服务方面,打造绿色、健康、生态和家庭亲子、文旅体验生活方式类产品,大力发展数字旅游、智慧旅游等,为提升老百姓生活品质而服务;三是在营销推广方面,围绕“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搭建出旅游营销矩阵,进行线下线上传播,以新渠道、新平台来对接供需市场。
“旅游企业要注意挖掘旅游存量的供给潜力,提升旅游设施的利用率;大力开发多用途接待设施,加强对临时性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提升旅游供给的弹性。同时,加强预测管理,尤其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数智化赋能来统筹协调旅游预订,优化旅游供给。”谷慧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