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墙、土炕、泥灶台,这是早年间农村人家寻常的“标配”。我年幼时,村庄里的土坯屋比比皆是,只有少数富裕人家,才住得上敞亮的青砖瓦房。
土坯是当时农村修建房舍的主要材料,制作土坯的过程称为脱坯。用水将黏土浸润,不搅拌,干湿程度以握在手里可抟成块状、丢在地上即刻散开为宜。制作土坯时,先将木板制成的模具放在石磨或其他平整的石块上,撒些草木灰,再把浸润的黏土铲进模具,用石墩一下下砸实,使之成型。而后将模具拆开,取出土坯晾晒至干透,即制作完成。
人们通常会把土坯摆放成垛晾晒,土坯之间要留有缝隙,以便通风透气。脱坯是项技术活儿,一般要由有经验的人指导,其对泥土质量的要求也较高。
(资料图)
土坯有大小之分,大的长50-60公分,宽约30公分,厚约10公分,通常用黄黏土加麦秧草搅和制成,有的还会放进木棍或竹棍,这样制成的土坯更坚固、不易断裂。大土坯多用来做炕面,也会用来修建存放地瓜、白菜或其他东西的土囤子。小土坯的类型较多,长、宽、高略小于大土坯,也有根据需要制作的特殊规格,厚的约8公分,薄的只有5公分左右。过去,家乡人盘炕、垒锅灶用的小土坯,多用苇塘、湖湾的淤泥制成。
早年间农村修建房子,除地基用石头垒砌外,腰线以下一般用石头垒外皮,用土坯备里子。腰线以上到屋顶,一律用土坯,两块平放、一块立起,交替着垒砌。后来盖房子,腰线以上到屋顶的外皮也都用石头垒,土坯只用来备里子。屋内有房梁的,待房屋盖好后,用土坯垒砌。不用房梁的,则直接用土坯垛成硬实的隔墙。在木料紧缺的年代,很多人家都采用这种方式。脱制这种土坯需使用特制的模具,长约30公分,稍长于宽,这样屋内空间相对会大一些。
砌院墙亦是如此,地基用石头,腰线以上用土坯。垒好后,里外墙用草泥抹平,晾干后屋里的内墙刷上白粉。修建一座院落,至少需要四五千块土坯。青砖只在腰线和屋檐处有那么几行,其次是门窗处用砖垒砌。
由于土坯在农村搭房盖屋用场多,脱制土坯一直是庄户人家的一项主要活计。一年到头脱制土坯的随处可见,特别是清明前后,或者立秋以后、上冻以前,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凡空闲向阳地段,不是脱大土坯的,就是脱小土坯的。盖房子、砌院墙用量大,晾干了这批垛起来,用草帘子盖好,再脱制下一批。有时,一脱就是几十天,一垛挨着一垛。
脱制土坯之前要备料,从我记事起,运料的工具主要是手推车。如果谁家打算盖房子,往往春节刚过就开始备料。生产队农活忙,备料经常是利用一早一晚,干完队里的活儿再捎带干一阵子自家的活儿。场院里的泥土堆叠成岭,靠小推车一车车推回来。
脱制土坯前的另一道工序是头几天要将泥沙润好,一般按一锨泥一锨沙的比例,扬一层,洒一遍水,尽量让泥沙吃透水。随后,再扬上沙和泥,再洒水,直到把计划用的泥沙全部润完。
脱制土坯前可以先把泥和好,也可以边脱边和。和泥用的工具是爪钩和锨,用爪钩将泥从一边分批捣开,然后洒水、搅拌。和的泥过于稠硬,在模具里压不实,脱出的土坯就会缺边少角;过稀,则土坯脱出来立不住,不中用。和泥时,人们挽起裤腿赤着脚,边踩边和,这样方便,且和得匀、和得快。抹屋子和外墙的草泥用量多,不能有泥蛋、石砾,这样才能确保墙面平整。用脚踩的方式,可把泥蛋和石块一一踩出来。
脱制土坯一般三人即可,一人拉模具,一人挑水和泥,一人挑泥。三人互相帮衬,脱得既快又好,一天可以脱千余块。机灵的挑泥人将一锨泥放进模具,不多不少,一锨一坯。拉模具的人两手张开,在模具里将泥一揣,送到4个角,再两手一按压,随即在水盆里蘸水,将土坯面一抹,一块土坯即可脱出。随后用炊帚或笤帚之类的东西,蘸水将模具迅速一转,再脱下一块。
一般晾晒两三天后,土坯的表面变白了,就可以择坯。择坯时,将土坯抚起,侧立,用铲刀将底部粘的多余的泥土铲掉,保持应有的平整。再晾晒两天左右,待干得差不多了,就可7块一组,有序地搭接在一起继续晾晒。土坯一定要干透,如果干不透,用起来不结实、易断裂。
脱制土坯最怕下雨天,如果刚脱的土坯择不起来,淋得不成型,就得毁了另脱。如果择起来不干,垛到一起,遇上几天连雨,就会粉,不结实。那时,遇到下雨天,特别是晚上,左邻右舍无论谁家最先发现下雨了,都会即刻东喊西叫。大伙儿赶来帮着脱坯的人家垛坯,提着保险灯的、打着手电筒的,照的照、搬的搬、垛的垛,配合得很是默契。
盖房子上梁这天,房主会把平时帮过忙的人一并叫去帮工,实际上也是借这天宴请大伙儿,表示感谢。有特殊情况不能赴宴的,户主也会每家送去一些饭菜。如今回想起来,那些年“搭房盖屋,邻里相助”的乡情味是那般浓厚,令人回味,令人神往。
(题图为农村土坯屋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