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轻型化发展,构建零售业务第二增长曲线,正在成为各商业银行新阶段转型发展的共性选择。从近期发布的2021年上市银行年报来看,上市银行“新零售”战略加速推进,大零售融合趋势深入,零售业务转型路径差异化凸显。
转型势在必行
零售转型进入到下半场,大零售融合协同,正在成为银行构建新打法的重要途径。
银行年报披露,零售业绩增速依然是年报亮点。
兴业银行启动零售板块架构改革,将零售条线组织架构调整为零售平台部、财富管理部、零售信贷部、私人银行部、信用卡中心五个部门。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表示,通过设立零售平台部,提升远程集中经营客户、平台运营客户的能力,提升大众客群、长尾客群服务水平;调整设立零售财富部,更加强调资产配置理念,持续深耕财富客群;设立零售信贷部,深化零售信贷业务的集约化、数字化经营,增强消费信贷、经营类信贷业务的创新发展。
中信银行于去年11月新设立财富管理部,为总行一级部门,整合了原零售银行部、数字金融部的部分团队和职能。平安银行也对零售业务板块内业务条线进行了重新调整优化,构建了“五位一体”零售业务模式。
招行在年报中强调,“轻型银行”转型下半场以来,“以开放融合引领组织进化”,几百个融合型团队活跃在组织边界上,打破条线、部门间的“玻璃门”,推动开放平台建设,形成了“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数字化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招行行长田惠宇强调,在3.0模式里,更强调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通过平台开放业务融合,打造条线和业务单元之间相互促进的飞轮效应,充分满足客户的复杂需求,助力零售获客。
零售转型进入到下半场,大零售融合协同,正在成为银行构建新打法的重要途径。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零售转型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模式和策略重点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经过几年的零售发展积累,银行正在加快内部业务板块的协同融合。
董希淼表示,零售转型过程中,大零售融合是趋势,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也在根据其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劣势特点,在路径选择上呈现较大差异;很多地方农商银行多以零售信贷业务为抓手进行,大型银行全面开花,零售业务基础好的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城商银行,更倾向于将财富管理定位为带动零售业务发展的重点。
大融合进程仍待突破
在以大财富管理为核心的“新零售”业务模式构建中,商业银行依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部分银行将“大财富管理”定位为“新零售”发展的战略核心,不仅是轻型化转型的重要趋势,也是契合市场财富管理需求的内在体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王刚认为,零售转型是银行实现业务持续增长的大势所趋,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对公业务竞争日趋激烈,银行都在零售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经历多年的财富积累,国内居民的财富增长快,不少银行将大财富管理上升为银行大零售业务的战略重点,也契合当下居民财富管理增长的市场需求。”
董希淼也认为,财富管理主要是提供资产配置、理财咨询等服务,资本消耗少,对当前推进轻资本转型的银行来说也是必然的选择。
不过,在以大财富管理为核心的“新零售”业务模式构建中,商业银行依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在董希淼看来,要实现零售转型的持续推进,银行不仅需要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还需要内部管理体制、金融科技能力、产品体系、人才队伍等各方面的支撑。“财富管理对客户经理的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前的商业银行对财富管理业务的界定相对局限,更多集中于私行领域,随着战略定位的调整,银行要覆盖更多财富客群,这就需要更大、更专业的财富管理队伍和线上线下协作的财富管理服务能力。”
调查发现,银行在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正在大幅增加。吕家进透露,此前兴业银行一次性给了财富条线1500名专项编制,快速补充一线理财经理;后续,将通过数字化赋能,不断提升理财经理的单人管护半径和场景营销的引流能力,继续加大财富人员配置,打造“理财经理+产品经理+财富顾问”的团队铁三角,持续提升理财队伍战斗力。
业内专家由曦认为,现在零售转型的思路,是从单一资产销售到客户资产配置,乃至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这就要求金融机构需要有财富管理的概念,而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理财产品销售上。商业银行需要转变产品思维模式,从产品思维向配置思维转化。(秦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