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的十字路口,近期尤为繁忙。
9月23日,天合光能公告,拟募集不超过88.65亿元,投资建设年产35GW直拉单晶项目,其中一期产能20GW,二期产能15GW。同月13日,天合光能还与南玻A签订高纯硅料长单采购合同,在2023年-2026年里,向南玻A采购高纯硅料原料产品合计为7万吨。按市场价格估算,预计含税采购总金额高达212亿元。
(资料图)
短短十天,270余亿资金的流动方向就被规划完毕,这只是光伏行业的一角。除天合光能以外,今年以来,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等光伏产业链龙头均纷纷宣布了大手笔扩产投资计划,投资金额动辄高达百亿。
如果说2021年尚且是各光伏巨头们摩拳擦掌的“备战时期”,那么2022年,就是一个全民试水光伏的“疯狂时期”。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0个非光伏公司宣布跨界光伏,累计公布的投产计划规模或达千亿。
但从已有事实来看,光伏并非一个资本市场“万能解”:有部分跨界光伏的企业在引发关注之后屡屡受挫,有部分光伏企业盲目扩产,不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不仅如此,市场的担忧集中体现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如今的光伏行业,各方“疯狂”扩产是否会造成产能过剩?又是否会复刻2009年前后的光伏“滑铁卢”?
企业、资本、投资者,各方目光聚焦在同一个问题上――光伏所乘之“风”,还能吹多久?
疯狂的光伏
铺垫造势两个月后,“水牛奶之王”皇氏集团正式官宣了太阳能电池项目投资计划。
计划称,公司与安徽省阜阳经开区管委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阜阳经开区管委会管理区域内投资建设万头奶牛牧场、乳制品深加工厂项目及年产20GW 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
其中,年产20 GW Topcon超高效太阳能电池和2GW组件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由皇氏集团子公司皇氏农光互补(广西)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农光互补”)牵头在阜阳经开区管委会辖区内新设立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投资建设。
百亿投资项目公开以前,尽管皇氏集团曾在之前的股价异动公告中表示“具体合作内容及签订尚未确认”,依然难挡资本的“疯狂”――公告百亿项目前的7个交易日内,皇氏集团录得7天4板,累计涨幅40.28%,累计换手率192.02%。
而皇氏集团不是唯一一个选择跨界光伏的企业。今年3月,江苏阳光宣布拟设立一家主营硅片、硅棒等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4月,公司再度宣布拟在包头建设多晶硅、电池片及组件等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原本专注医美和辅助生殖的麦迪科技则在绵阳市安州区投资建设了百亿级光伏产业园。其中拟建设年产8 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预计总投资超3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0个非光伏公司宣布跨界光伏,涉及行业包括乳制品、房地产、生猪养殖、医疗等等。其中不乏百亿级别投资,普遍布局的是光伏中、下游项目。
今年以来,光伏企业扩产步伐加速。据黑影光伏数据统计,2021光伏制造扩产投资近7500亿,投资力度几乎是2020年的两倍。在过往的三年中,可统计的光伏产业的扩产(公告)投资规模已超过20000亿,其投资环节涉及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光伏玻璃等等几乎所有环节。
光伏市场的扩产竞争与各方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密切相关。一方面,产能规模的大小影响着竞争关系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享受着马太效应的头部企业,并不甘心在行业格局剧烈变化之际居于人后。
或基于此,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合盛硅业、东方日升、上机数控、特变电工等光伏产业链龙头公司也纷纷宣布大手笔投资计划。
如隆基绿能8月24日抛出108亿年产46GW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投资计划;通威股份9月22日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协议书》,预估固定投资约40亿元,投资建设年产25GW高校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天合光能9月23日公告,公司拟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15GW高效电池和15GW大功率组件项目,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含流动资金)等。
除了产业侧的共同需求外,究竟是谁在推动着这股光伏浪潮?
谁是幕后推手
光伏赛道频出大事件,离不开资本的注入。
今年4月和5月,TCL科技集团两次出手增持了光伏硅片领域排名第二的TCL中环。两次增持均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分别增持了TCL中环1.08%和0.75%的股份。两次增持完成后,公司合计持有TCL中环股票9.63亿股,占TCL中环总股本的29.80%。
而TCL中环也给母公司带来了不俗的业绩。上半年报显示,TCL中环实现营业总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79.7%,实现净利润32.25亿元,同比增长68.4%。营收占比TCL科技总营收为37.5%,同比提升13.8个百分点。预计到2022年末,TCL中环的晶体产能将超过140GW,成为全球光伏硅单晶规模TOP1厂商。
此外,TCL科技还不忘向上游延伸,其投资的项目也颇有进展。今年7月,TCL科技全资子公司天津硅石分别与江苏中能硅业、江苏鑫华半导体及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等协鑫的子公司或联营公司签署协议,就10万吨颗粒硅、硅基材料及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开展合作,TCL科技在两家合资公司中均持股40%。
8月25日,TCL科技与协鑫科技合作的1万吨/年电子级多晶硅暨10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式开工。
除大资本外,大基金也出手加码。广发基金半年报显示,在其持仓前10的股票中,出现了5只光伏概念股,持仓市值超过400亿元。
其中,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阳光电源、天合光能、锦浪科技等公司均获得其青睐。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广发基金旗下有48只基金持有晶澳科技的股票,持股数量合计为1.41亿股,持仓市值超过111亿元;隆基绿能则是获得广发基金旗下72只基金青睐,持股数量为1.57亿股,持仓市值为104亿元。
剩下的天合光能、锦浪科技、阳光电源则分别有44只、39只和5只基金押注,合计持仓市值分别为82亿元、62亿元和59亿元。
除了大基金、大资本的介入,在“跨界光伏就涨停”的背后,也有不少游资频频现身炒作。
以皇氏集团为例,8月16日,华泰证券南京民智路证券营业部买入2216.23万元,华宝证券上海东大名路证券营业部买入2178.82万元;卖出方面,万联证券上海富贵东路证券卖出最多,为7204.97万元,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卖出4497.13万元。此后的四日内,皇氏集团均登上龙虎榜,华鑫证券、财付通证券等旗下游资也频频出现。
在企业为自身另谋出路、背后大资本疯狂炒作的同时,风险也悄然而至。
风还能吹多久
几乎所有宣布跨界光伏的公司,几乎都难逃业内对其能力的质疑。
如皇氏集团刚刚公布百亿投资项目时,即有业内人士质疑其资金来源。由于皇氏集团的市值仅为80亿元左右,2021年业绩还出现亏损,直到2022年上半年,其非扣净利润仍为负值,而公告中又提及太阳能电池项目投资资金将主要由相关合作方出资及项目公司自筹解决。
即便是主业与光伏存在互补关系,也难逃监管关注。
今年6月20日,正邦科技发布公告,与国家电投签署《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合作协议书》。根据合作协议,国家电投对正邦科技的土地、能源进行统一规划,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预计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
正邦科技多次表示,公司能够利用养殖场地,开启农光互补等项目,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降低用电成本。但仍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说明此次合作的目的与具体方式以及是否存在资金状况等条件不足以支持相关项目开发的风险。
从股价表现来看,皇氏集团从最高点11.02元/股持续震荡下跌,截止9月30日已跌至6.5元/股,当日跌幅达7.67%。正邦科技的转型消息似乎也并未扭转其股价跌势。其股价在今年1月10日达到最高点,为11.11元/股,截止9月30日,收盘报4.47元/股。
业内人士也曾发表评论称,在经历过之前的成功案例后,跨界光伏似乎正演变为一场双向奔赴的泡沫。
忽略光伏产业里的投机客,回到光伏产能层面,全行业性质的大幅扩产,或将导致产能过剩。根据隆基能源研究院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需要达到1500GW~2000GW,这一装机规模相当于2021年新增装机量的10倍。
随着厂商们不断扩充光伏一体化产能,市场对光伏产能过剩危机的担忧也在上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公开表示,需要警惕部分环节的产能过剩,以及产能扩张之后的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问题。
但也有观点认为,光伏产能释放无非把成本降得更低一些,量的问题可以让市场自己去调节。行业在加速出清后,留下的企业将更加有利于行业发展。
光伏之“风”还在吹,不过能吹多久,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