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021年疯狂扩产的光伏行业,在2022年似乎没有偃旗息鼓的意思,反而更加变本加厉。根据索比光伏网的不完全统计,自年初至今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大制造环节的拟扩产规模分别达到62万吨、72.5GW、66.8GW和68.5GW(不含远期规划)。这其中既有老牌光伏龙头的挥金如土,亦有光伏新势力的一掷千金。
具体而言,硅料环节除了大全能源、特变电工等老牌企业持续加码以外,也出现了部分新面孔:比如工业硅巨头合盛硅业拟斥资175亿投建20万吨硅料产能,以扩展公司的业务版图;而上机数控、中来股份、润阳股份等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则斥巨资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旨在提升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
硅片环节的扩产主要集中于隆基股份与晶科能源两大龙头,扩产规模分别达到30GW和20GW(单晶拉棒),两者的垂直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强、规模壁垒愈发稳固。此外,双良节能包头40GW单晶硅项目二期20GW也已启动,目前公司在手订单高达587亿元,硅片新势力的市场竞争力不可小觑。
电池片环节的大手笔来自于隆基股份的30GW鄂尔多斯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基于“技术不领先不扩产”的经营哲学,市场纷纷猜测公司此举的背后是N型电池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它企业中,晶澳科技、晶科能源、中来股份、东方日升等企业亦有5-10GW不等的扩产规模,技术路线基本为N型TOPCon或HJT。
组件环节的扩产依然以头部企业为主,其中隆基股份15GW,东方日升10GW,晶科能源8GW,晶澳科技5GW。新势力或二线厂商中只有双良节能抛出了20GW的“大手笔”,其它如亿晶光电、横店东磁、中利集团等扩产规模均未超过5GW。
虽然市场对于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愈发强烈,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但各家企业似乎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站在企业的视角上,当前光伏行业随着政策扶持的层层加码、新兴技术的日新月异、细分领域的不断涌现,市场规模极具扩张,已经进入到快速成长期。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个“不进则退”的阶段:头部企业若想提升市场份额,在保证技术研发领先的同时,势必要大肆进行产能扩建;二三线厂商为了保持市场地位或者跻身市场前列,必然要借助技术变革、供需矛盾等市场机会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布局以及产能扩建;此外,众多新玩家看到巨大的市场空间,自然会跨界进入以期取得新的业绩增长点。
此外,在“碳中和”背景下,各种绿色金融工具相继推出,企业的融资环境大为改善,融资成本显著下降,这也激发了企业的扩产热情。而一旦行业进入产能过剩阶段,如此宽松的融资环境也将逐渐收紧。届时,企业的扩产行为将主要由自身的“造血”能力所支撑。因此,当前无疑是企业进行融资扩产的绝佳机会,机不再失,失不再来。
虽然就目前的发展态势而言,未来光伏主产业链制造环节进入产能过剩阶段已是板上钉钉,但这不过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而已。届时,差异化竞争优势将成为企业能否全身而退的关键,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品牌、渠道、供应链、售后服务等。在拥有显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同时,拥有一定净成本优势的企业,将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企业。而那些盲目追逐风口的企业,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消逝。
值得一提的是,在光伏行业的扩产浪潮之下,光伏设备厂商却在背后赚了个盆满钵满。根据目前已经披露2021年年报或者业绩快报(未经审计)的6家光伏设备企业的业绩数据,营收增速中位数达到82%,扣非净利润增速更是高达136%。
反映到股价上,2020-2021年间,A股市场中10只光伏设备标的的股价涨幅中位数高达417%,期间最高涨幅中位数更是高达685%。其中涨幅最高的奥特维两年间股价上涨了995%,其次为金博股份的652%;即使是股价涨幅最低的天通股份,也达到了104%,第二低的帝尔激光,更是达到了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