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师兄,编辑:小市妹

生活在三线城市的中学教师老蔡,是2015年入市的老股民。

那一年,A股上演了罕见的水牛行情,沪深指数都在半年多时间里实现翻倍走势,涨幅超过10倍的个股比比皆是。惊人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大量新人争相入市,老蔡便是其中之一。

和大多数牛市进场的股民一样,习惯追涨杀跌的老蔡很快亏掉了初期盈利,牛熊转换之下,甚至损失了部分本金,老蔡逐渐认识到股市的艰难和险恶。

惨痛的教训,让老蔡开始寻找更稳定的盈利模式,经过学习和摸索,配置安全度较高的蓝筹股+申购新股成为新的投资策略。

老蔡有超过50万的资金,和媳妇一起分成两个账户打新。最近几年来,两个账户几乎每年都能中2-3只新股,每年新股收益都超过5万元钱,比两口子年终奖还高。

2022年伊始,老蔡中到了发行价高达164元的翱捷科技-U。按照过去的经验,新股上市首日至少翻一倍,发行价在百元以上的新股,被投资者称之为“大肉签”,很可能给他带来超过10万以上的收益。

老蔡特别开心,发朋友圈炫耀了一番,也请几个同事大吃了一顿,只等着上市大赚一把。

万万没想到,这次的中签成了一个巨大的陷阱!

上市首日,翱捷科技直接低开了20%,随后开启暴跌模式,最终收盘下跌了33.75%。这笔中签,如果老蔡开盘卖出,则亏损超过1.6万,如果留到收盘后再割肉,亏损将超过2.5万。

世界变化太快,对于习惯了打新赚钱的投资者来讲,又一个躺赢的时代结束了!

【盛景难再】

在牛短熊长、波动巨大的A股市场,盈利并不容易,打新曾经是投资者获得稳定收益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根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按照沪市主板一签1000股,科创板和深市一签500股,注册制新股取首日开盘价,审核制新股取首次开板当天开盘价来计算收益率,则自2016年实施信用申购制度到去年三季度,新股的平均中签收益超过2万元。

2016年以来,平均每年上市的新股超过300家,平均中签率大约万分之三,只要20万左右的资金,平均下来每年就能中一签,相当于年化无风险收益率10%左右,秒杀国债、货币基金等固收资产或房租的收益率。

新股破发,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2014-2018年,A股上市的新股共有1114只,首日破发的只有1只,即使在A股大幅下跌的2018年,当年上市的105只新股,上市首日却没有一家破发。

即使把破发时间拉长,这5年里上市的1000多家公司在当年破发的也只有11家,全部集中在行情低迷的2018年。

新股的火爆,也带动了次新股的行情表现。新股与次新股指数在2014年7月到2016年11月的2年多时间里,上涨了接近6倍之多,是市场上表现最亮眼的板块之一。

▲新股与次新股指数月线图,来源:同花顺iFinD

低风险高收益的新股申购,吸引众多投资者投身打新大军。很多资金大户为了规避顶格申购的限制,甚至会违反规定,借别人的账户开立多个账户进行打新。年化10%的无风险收益,对于大资金无疑是巨大的利润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信用申购规则下的市值配售制度,使蓝筹股在过去几年受到打新人士的青睐,这或许也是过去几年蓝筹股大涨的重要原因之一。醉翁之意不在酒!

形势的变化,往往就在不经意间。

2019年之后,上市当天或者随后跌破发行价的公司逐渐增多。根据同花顺数据,2019年A股上市新股203只,上市首日破发2只;2020年上市新股437只,首日破发22只;2021年上市新股522只,首日破发的22只。

2022年,更成为打新一族的滑铁卢。

截至4月22日,2022年上市的115只新股中,共有62只已跌破了发行价,跌幅超过30%的达到21只,其中有32只上市当天破发,这意味着今年打新亏损的概率超过了25%。

目前破发幅度最大的,正是老蔡中签的翱捷科技-U。这只1月14日上市的科创板新股,截至4月25日报收59.61元,较发行价下跌近63%,成为2000年以来上市3个月内破发幅度最大的次新股。如果老蔡拿到现在还没有卖,浮亏将达到5万元左右。

▲翱捷科技日线图 来源:同花顺iFinD

新股的频繁破发和申购者的普遍性亏损,极大冲击了A股的打新热情。数据显示,与历史高峰时期相比,上交所主板申购人数从1800万下降到1300万,深交所主板从1900万下降到1400万,创业板从1500万下降到500万,科创板从600万下降到320万。

不仅是打新的人少了,弃购的人也多了。

4月17日晚间,科创板新股纳芯微上演了A股历史上罕见一幕。这只发行价高达230元的年内最贵新股,最终被投资者弃购338.15万股,占网上发行总数872.35万股的38.76%,弃购金额近7.8亿元。也就是说,将近4成的网上中签散户,选择了放弃认购。

曾经备受青睐的新股,如今似乎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时代转向】

打新市场巨大反差的背后,是A股市场生态的巨大变化。

过去审核制背景下,为了保证投资者利益和新股顺利上市,发行市盈率红线一直被定为23倍,一级市场较低的定价,正是申购新股稳赚不赔的核心因素。

注册制之后,新股发行价格改为机构询价,目的就是让定价机制市场化。但是,机构的抱团,使新股发行价格依然保持低位,丰厚的打新收益因此得以继续维持。

2021年9月18日,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中国证券业协会同步发布了注册制下发行承销一系列规则调整方案,新股发行价格迎来重大改革。

根据修改后的规则,注册制上市公司的定价中枢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意味着打新难度陡增,打新的收益空间被大幅压缩。

换句话说,本来属于新股中签者的部分收益,现在转移到了上市公司。

今年上市的115只新股中,以注册制形式在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的公司达到90只,占新股总数的82%,其中破发的股票达到55只,破发率超过60%。与之相比,审核制上市的25家公司,只有7家破发,破发率不到30%。

根据粗略统计,这90只注册制上市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摊薄)超过70倍,而对应的行业平均市盈率只有40倍左右,溢价率80%。今年破发的55只注册制上市公司中,至少有35家的发行市盈率(摊薄)超过了所属行业的平均市盈率。

大幅溢价意味着较高的超募,特别是今年破发幅度或弃购率较高的公司,溢价率和超募额大都非常高。

比如跌破发行价38%的天岳先进,发行市盈率超过200倍,预计募资20亿,实际募资35.58亿,超募15.5亿;破发幅度最大的翱捷科技,计划募资是23.8亿,实际募资68.83亿,超募额高达45亿;

而被大幅弃购的纳芯微,发行市盈率接近600倍,预计募资7.5亿,实际募资58.11亿元,超募了50.61亿元,成为2022年以来超募额最高的新股。

从积极的角度上讲,新股频繁破发,会让二级市场的新股炒作明显降温,其实也算起到了风险预警的作用。

如果新股上市之初被爆炒,只会让风险后移,最后更可能出现一地鸡毛。

比如2020年8月25日推出的注册制次新股指数,推出首日即达到最高点,绝大多数成分股也在上市首日被爆炒,部分个股甚至单日涨幅超过10倍。但是随后的不到2年时间里,该指数从最高点下跌超过70%,接盘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之前暴涨的新股和次新股指数,近年来也逐渐沦为市场跌幅最大的板块之一。新股与次新股指数从2016年11月见顶后,目前也已下跌70%。

▲注册制次新股月线图,来源:同花顺iFinD

可以预期的是,在注册制定价新规和常态化退市的大环境之下,未来新股上市后破发和分化可能成为市场常态,无脑打新的躺赢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打新和炒股一样,同样需要评估公司本身的业务前景,判断估值是否具备足够的性价比,参与A股市场对投资者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要获得更加稳定的投资收益,老蔡以及小蔡们的股市进阶之路,还需要不断努力。

(注:文中老蔡的投资故事系作者杜撰,为的是刻画股民画像,达到投资者教育的目的。)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