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费市场正持续升温。中国商报记者近期多次走访SOLANA蓝色港湾时看到,商场内的客流络绎不绝。据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下,商圈客流和营收都有了明显增长。

客流络绎不绝

记者多次走访朝阳公园附近的SOLANA蓝色港湾(以下简称蓝色港湾)看到,在用餐时间,餐饮街区几乎每家餐厅都有排长队等位的现象,在鞋服消费方面,每家门店的消费者也是络绎不绝。

“这里的开放式街区更有利于孩子玩耍。”消费者王女士对记者表示,每逢周末,自己都会带老人孩子到蓝色港湾购物用餐。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对记者表示,蓝色港湾商圈有其先天优势,一方面,周边居住密度高,客源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商圈紧邻公园和两大水系,亲子家庭一般到周边游玩后也会选择到这里吃饭、购物。“当然,这里的高人气也离不开蓝色港湾的品牌升级。品牌唯有不断持续更新,多引进当下的时尚潮流元素,才能吸引消费者到店消费。”赖阳说。

“蓝色港湾的家居品牌、童装品牌及适合日常穿着的大众服装品牌应有尽有,能够实现家庭所需的一站式购物,非常方便。”消费者张先生说道。

记者了解到,在品牌选择方面,蓝色港湾也会注重选择符合当下消费潮流趋势的品牌入驻。深受众多明星与年轻家长青睐的以色列知名婴童品牌nununu北京首家旗舰店前不久已正式入驻蓝色港湾,儿童运动生活方式品牌moodytiger也将入驻。未来,蓝色港湾将持续引进更多重磅国际品牌、海内外设计师品牌及潮流品牌,包括大中华区PUMA全球首发旗舰店、高端品质户外生活方式品牌KOLONSPORT等。

在赖阳看来,零售业态是购物中心的业绩核心,购物中心引入概念店、首店的组合无疑是为了刺激消费者回归线下到店消费,是在为新经济时代赋能。

艺术赋能升级

在存量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压力下,购物中心纷纷转型谋求创新,试图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拉动消费,蓝色港湾也一直在求变。记者注意到,除了在品牌方面不断迭代外,蓝色港湾还通过全新升级的系列活动制造市场营销热度,不断提升客流量。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蓝色港湾在不同街区展出的艺术作品及主题音乐会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观赏。据介绍,今年8月底,蓝色港湾开启首届“EATABITOFART蓝色港湾艺术季”活动,一直持续到10月7日。此次艺术季的举办通过强化蓝色港湾“文化+艺术+社交化的多元生活方式”的品牌理念,持续拓展艺术商业新维度,构建差异化商业新格局,从而最终实现品牌力量引领消费的目的。

记者还看到,艺术家黄玉龙的《YuèLiang》和《COVER》、艺术家秦玮鸿的《飞向幸福》、北京金台艺术馆·“人与自然”袁熙坤美术作品展都出现在蓝色港湾的内部街区及商场内。有家长对记者表示,艺术展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将艺术展搬到购物中心,对于孩子来说也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非常适合亲子周末打卡。

此外,名为“唱·巡游日”的主题黑胶市集也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驻足挑选心仪商品。该市集特携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美国唱片公司“BlueNote”,并引入了我国极具青年文化前沿影响力的音乐品牌“BIE别的”等多家文化品牌联合举办。蓝色港湾广场还举办了多场殿堂级的音乐演奏会,给消费者视觉、听觉上带来了具有沉浸感的艺术盛宴。

赖阳表示,通过场景营造出多元而沉浸式的艺术氛围,一方面能够满足当下消费者对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能够有效地集聚客流,增加消费者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商场内举办的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市场营销活动,可以促使品牌与商家一同在内容化场景下挖掘全新增量,同时加速引入优质品牌。蓝色港湾正是瞄准了其项目的差异化和特色化,并以此为基础对整体和细节进行全面升级。

创新体验吸粉

在消费多元化的今天,购物中心开始关注消费者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渴望通过体验式消费来实现对客流的重新集聚。无论是品牌迭代,还是全新开展首届艺术季活动,蓝色港湾的系列转变无疑也是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休闲和购物体验。

在赖阳看来,如今的购物中心已不再是简单的购物场所,更是文化输出和社交的平台。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让消费者在吃喝逛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文化、社交的魅力,是当前购物中心创新发展的重点。“体验式服务能让消费者参与其中,在提高购物中心消费黏性的同时,带动其他消费增长。”

赖阳还表示,随着购物中心功能的转变,体验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业态上,可以尝试打造能够满足消费者体验需求的场所。比如,卫生间、商场停车场、休息场所等都应让顾客感到舒适便捷。

记者了解到,在艺术季期间,蓝色港湾还首次开展了亮马河“游船赏月夜”中秋特别活动,该活动属于为高净值客户打造的定制化高端会员活动,通过专门邀请蓝色港湾黑卡会员及其家人共同夜游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为消费者提供升级体验。此外,蓝色港湾还开展了户外瑜伽等活动,以消费者体验为出发点,希望通过人群的精细化、精准化、差异化运营持续触达消费者,进一步创新会员体系,打造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如今,购物中心正围绕“思维新颖、创新体验”等特色,为消费群体创造更有内涵的生活场景,同时通过差异化的创新形式、更有互动性的生活场景,让购物中心成为新的社交场所。(本报记者陈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