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机构戴上紧箍咒,化妆品行业或迎大清洗。8月16日,记者从国家药监局了解到,《化妆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条件》)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认定条件》对化妆品检验机构行业的各个层面进行了规范和细化。业内人士表示,相关部门对于检测机构的规范,将对行业发展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但肃清行业乱象,仍需要各行各业共同努力。
持证上岗
监管趋严,“资质”不可少。8月16日,记者从药监局官网了解到,《认定条件》征求意见稿分为八章,共28条,对化妆品检验机构在组织机构、管理体系、检验能力、人员、设施和环境、仪器设备等方面应当达到的条件做出了明确要求。
(资料图)
从具体内容来看,“持证上岗”成为这份《认定条件》重要条件之一。
第十九条规定,要成为检验人员,则必须满足6个基本条件,包括通过化妆品相关法规、专业技术、质量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等培训和考核,也就是说,从事化妆品检验活动的人员应当持证上岗,且检验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人员的比例应当不小于20%。
第八条还规定,开展化妆品人体安全性与功效评价检验的检验机构应当配备两名以上(含两名)具有皮肤病相关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且有五年以上(含五年)化妆品人体安全性与功效评价相关工作经验的全职人员。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等这些资质成为检测机构的硬性指标时,整个化妆品检验行业也随之戴上了紧箍咒。
“检测机构的规范,无疑将对行业的规范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试想,如果由吹黑哨的裁判来决定赛场的胜负,该赛场只会劣币逐良币。”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会长陈少军表示。
与此同时,化妆品检验机构英格尔集团相关人员表示,做化妆品功效评价,需要有资质,有仪器,有专业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功效宣传乱象可解
事实上,随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等规范的陆续出台,化妆品行业进入功效评价时代,提供功效评价报告成为功效化妆品宣传的“标配”。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中明确表示,具有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祛痘、滋养和修护功效的化妆品,应当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的方式进行功效宣称评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化妆品检验机构的繁荣。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机构共计339家,而2019年才187家,新规后增长了近一倍。
不可否认的是,功效评估背后的高利润也成为市场繁荣的影响因素之一。英格尔检测机构相关人员对记者介绍称,目前化妆品功效评价价格昂贵,单独做的价格为超过25万元,周期为三个月,而和其他产品拼单做的话价格则相对便宜,在10万元左右。青岛江河检测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同样表示,功效检测价位大概在10万-30万元。
利润高,需求大,“浑水摸鱼”者不少。今年1月,上海市管局发布的《关于2021年度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显示,120家机构仅12家通过,其中5家化妆品检验检测机构中有2家被点名通报,不合格率达四成。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化妆品注册备案检验检测机构能力考评结果处置有关情况的通告显示,46家检测机构被暂停化妆品注册备案检验信息系统使用权限、12家机构被要求进行整改,共58家化妆品检测机构都未通过评定。
一些没有资质却宣称可做功效评估的机构也不在少数。记者查询发现,目前有资质,能做人体功效测试的检验机构并不多,但在市面上随便一家化妆品检验机构都能做功效评估报告。青岛江河检测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对记者介绍称,可以做各种功效化妆品功效检测报告,美白产品价格分为14万元和28万元两种,周期三到四个月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查询发现,青岛江河检测有限公司并没有取得相关资质,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无法查询相关信息。
一位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化妆品检测机构很多,但市场乱,有资质能做特殊化妆品功效评估报告的机构不多。
陈少军表示,规范的不断推出,抬高行业门槛,是提高检测机构整体素质、杜绝假冒伪劣的基础。此外,随着检测机构发展不断被规范,势必会对功效化妆品发展的规范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过,在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看来,对于化妆品检验机构的资质和要求提高,有利于功效产品检测报告更精确,对企业功效产品的要求更高,一定程度上可规范功效化妆品市场。但功效化妆品的乱象,还跟销售渠道有关,例如电商平台或者依托社交的微商,或者连锁门店企业的监管如果不到位的话,可能市场上还是会出现关于功效化妆品的问题。
记者 张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