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简称:四川省消委)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消费者投诉信息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四川省各级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含成都市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消委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6709件,解决25949件,投诉解决率97.1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56.52万元。其中,银行服务、保险服务投诉占比仍呈下降趋势。

质量问题投诉居首

从统计数据来看,商品、服务的质量问题居投诉总量之首,仍是消费者投诉的主要方面,产品质量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售后服务的投诉比例上升幅度较大,主要涉及到家用汽车、家用电器等大件消费品的三包服务和质量争议,价格方面的投诉下降趋势最为明显。

按商品种类来分,涉及食品类、家用电子电器类和服装鞋帽类的消费者投诉居前三位。与2021年同期相比,食品类,烟、酒和饮料类,服装鞋帽类等的投诉呈上升趋势,而日用商品类、交通工具类、家用电子电器类等呈下降趋势。

按服务种类来分,涉及生活、社会服务,销售服务,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的消费者投诉居前三位。与2021年同期相比,互联网服务,销售服务,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等的投诉呈上升趋势,而文化、娱乐、体育服务,通信服务,生活、社会服务类等呈下降趋势。

其中,银行服务2022年上半年投诉量占投诉总量比0.05%,较2021年同期下降0.08个百分点;保险服务2022年上半年投诉量占投诉总量比0.18%,较2021年同期下降0.10个百分点。

提升消费者维权能力

从上半年消费者投诉特点及热点来看,除产品质量投诉居高不下,售后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外,还涉及食品安全问题、预付款消费、老年消费、金银珠宝类投诉等。

以预付款消费为例,近半年来,在教育培训、餐饮、健身、美容美发等行业中因经营者关门歇业、变更经营场所、服务内容等问题引发的预付式消费群体性投诉量激增。主要表现在商家跑路,消费者维权难;霸王条款频现,消费者退款难;商家承诺不兑现,消费者取证难;商家变更约定事项,消费者解约难。

“对消费者投诉涉及互联网消费、预付式消费、格式合同条款侵权等热点问题应重点关注。”四川省消委建议,聚焦消费热点和难点问题,破除消费维权瓶颈,一是呼吁互联网平台企业强化“科技向善”理念,履行平台监管责任,切实保护好消费者人身、财产、信息安全;二是推动立法,对涉及到预付式消费中预付款的第三方资金监管、发卡条件、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设定,解决卷钱跑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经营者违法成本低,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的问题;三是关注消费者整体权益的保护。对涉及群体性消费投诉问题,优化消费维权法治环境,形成以当事人和解为主、消委调解为辅、诉讼托底的治理模式。

同时,四川省消委建议,强化消费教育,提升消费者维权能力。“当前消费业态和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消费者要理性对待商家宣传。积极学习消费知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了解自身权益类型;学会去伪存真,识破各种伪科学概念、虚假宣传套路;要善用评价机制,助力建设诚信消费环境建设。同时在消费活动中,要注意收集证据,对商家宣传的资料、网页、视频、聊天记录、口头承诺录音、支付凭证等有意识地留存,发生争议时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和解、投诉、举报、仲裁、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权。”(本报记者 吉雪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