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了光伏行业2025年可能出现的情景,以及行业中下一个大型全球组件供应商——通威的出现会带来的影响。

笔者阐述了这一情况是如何发生的,这会改变太阳能光伏产业面貌的原因。在这一十年结束时,光伏行业会朝着太瓦规模市场迈进。

这些话题直接来自本周早些时候笔者在PV Tech上发表的文章,文章讨论了关于新疆问题、供应链透明度和回答当今光伏产业中谁在制造什么的问题。笔者谈到,当今,行业缺乏真正的垂直整合制造商——从多晶硅到组件,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生产的公司。此外,只有少数全球组件供应商能够控制电池和组件的生产,更不用说铸锭/硅片和电池/组件了。

在那篇文章的结尾,笔者暗示当今行业中只有一家公司能够站出来,填补这一空白,成为全球首家领军组件供应商,自己生产多晶硅、硅锭、硅片、电池和组件。下文揭示了为什么通威太阳能可以成为这家公司。

2022年或是光伏行业的分水岭。

在今年迄今为止的文章中,笔者一直在讨论这一现象背后的诸多因素。这些话题涵盖了行业当前处于产能主导模式的原因,全球组件供应如何集中在约50家重要组件供应商,未来几年,n型技术会如何在业内应用,组件价格预计会在未来18-24个月保持在当前水平的原因。

免责声明和注意事项——本文预测的是2025年的光伏产业!

对于大多数光伏行业从业者来说,通常来说,预测3-6个月后的商业模式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快速变化正影响着这个行业,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的未来。

通常情况下,每年3月份,人们都还在认真计算着去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很少有人敢于在这个时候,对今年余下的时间给出指导值或做出预测。

因此,必须非常谨慎地对待2025年将会发生什么的预测。也许最好的办法是集中精力研究与文章中的主题相关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确定了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带来变化的领先指标。

以全球组件出货量计,第一名仍是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

在过去20年里,各家公司都在努力争取每年拥有最高的组件出货量,并在年底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排名榜上。这并不奇怪,对排名的渴求永远不会消退。

2010年之前,领先的组件供应商(尽管是在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行业)通常是日本公司,其中最知名的是夏普和京瓷。现在看来,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被中国的竞争所压制,日本在光伏制造领域的活动几乎不复存在。如今,只有品牌名尚存,它们被重新贴上了中国制造或东南亚制造的产品标签。

还有一个阶段,韩国的光伏投资主要由LG、三星、现代和韩华等多个行业家喻户晓的公司进行,这表明,韩国公司希望接过三洋、松下和三菱等上述日本公司建立的衣钵。然而,撇开与光伏相关的业务部门的实际利润不谈,这些公司从未跻身全球组件供应商前十名,甚至经常排在前20名之外。

因此,现实情况是,除了First Solar在2011年客串过一次外,中国公司在全球组件供应商排名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下图展示了中国光伏产业的主导地位,列出了从2010年起全球头部组件供应商的出货量,此外还有笔者稍后将讨论的、2025年的预测内容。

经过几次失败的尝试(在成为市场领导者后,英利和尚德不久就遇到了现金流和债务问题),从2013年开始,预测变的更加容易了。在过去的九年里,按产能计算的头部组件供应商的荣誉已经从天合光能转到晶科能源,从2020年开始,又转到隆基乐叶。

虽然这三家中资企业之间有着根本性差异,但有时看起来有点像接力棒有序的从一家传到另一家。每家公司都是由中国人经营的。这些公司不同程度的开发了硅锭/硅片和电池/组件领域的业务。为了满足美国市场的出货目标,这些公司在东南亚都有名义电池/组件产能。

在本文背景下,过去十年,天合光能、晶科和隆基制定的全球战略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可能在于,晶科在2014年-2018年有效建立了强大的非中国业务。如果要想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家区域性运营公司,尤其是当公司的核心在中国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工作并获得成功。

现在说说前瞻性的部分。按出货量计算,今年,或最有可能在2023年和2024年,隆基乐叶将成为全球头部组件供应商。也许,这里正在出现某种连续性的进展:天合光能三年,晶科四年,隆基五年。更奇怪的事情出现了。

下面的讨论解释了为什么2025年可能是全球排名出现变化的第二年,为什么通威可能会成为这一领域的新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发生什么,风险在哪里。

作为一家全面整合的市场领导公司,通威的价值链主张

在考虑其他任何事情之前,通威需要在2025年成为全球组件供应商的领导者!如果没有这种愿望,那就忘掉其他的一切吧。让我们假设通威是被这个终极目标所驱动的。

预测通威下一步行动的背景已经具备,在过去十年中,为了取得组件领域的领导地位,通威采取了数种关键措施。

今年,通威将成为太阳能行业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拥有新疆地区以外的、所有的当下和未来产能),也是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通威目前的营业额约为100亿美元,在过去几年中,公司销售额增长了两倍。营业利润率通常在个位数左右(2021年和2022年较高),公司的净资本比率(长期债务指标)通常为2。

到今年年底,通威将跻身硅片产能前十名,组件产能前十五名。2023年,硅片产能的进一步增长(上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PV Tech最新的PV ModuleTech可融资性分析中,通威目前被评为B级,使其跻身当今最具可融资性的15家光伏组件供应商之列。

2019年,通威在组件产能方面勉强进入前40名。今年,通威在努力争取进入前10名。

因此,领先指标比比皆是,这一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

接下来需要发生什么?

下一步该怎么做?这可能是通威太阳能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在审查长期规划和战略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光伏制造商经常声称,它们为在当前的价值链“空间”中(领先的多晶硅供应商,纯商业电池制造商等)所处的位置感到高兴。虽然如此,历史告诉我们,从组件供应的角度来看,主导全球的诱惑无法抵挡。

向全球终端市场销售光伏组件是太阳能行业的终极目标。尽管可以年复一年获得上游生产商的褒奖,但没有什么能比全球组件领导地位更胜一筹了。全球化意味着拥有全球品牌知名度,高效的本土销售、营销和支持团队。

因此,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如果要在2025年成为全球头部组件供应商(按出货量计),通威需要做些什么。笔者现在一项项列出这些内容:

-将公司的运营模式从供应商转向其它供应商、转向内部优先,专注于自有品牌组件生产。

-增加逾50GW新硅片和组件产能。这些数字听起来很多,但这里的资本支出很低,而且中国拥有所有的设备供应商。

-建立海外事业部自主子公司,专注于销售、营销和客户支持(北美、南美、欧洲、中东、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

-做为中国大陆市场的补充,在欧洲、美国和印度建立垂直整合型铸锭-组件厂(各为10GW)。中国大陆市场的水平约为30-40GW。

上述前两个行动项是很容易做到的。它们可以孤立完成,且公司仍保持以中国为中心的运作。最后两项才是真正重要的,尤其是最后一项,它将使通威在这一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并使通威成为真正的变革推动者。

在考虑海外产能选址时,笔者忽略了目前在东南亚投放电池和组件产能的趋势,在东南亚投放电池和组件产能纯粹是为了进入美国市场。这只不过是一种过气的时尚。长期来看,美国不会无限期的让在越南、马来西亚或泰国等国生产电池和组件的中国公司供货。

要想成为美国市场(以及欧洲和印度)前三大组件供应商,唯一可以保证的解决方案就是全力以赴,建立10GW规模的硅锭/硅片和电池/组件生产基地。其他所有的路线都是三心二意的,只是按照当前的规则行事,而非长久之计。

当然,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领先的中国组件供应商做不到?区别在于,去年,通威是领先的多晶硅和电池生产商,在2022年,并且很可能在2025年,通威仍会保持这一地位;区别在于,在不久的将来,只有通威可以成为行业中第一家真正的、全球性的全集成(多晶硅-组件)企业。

也许光伏行业会不可避免的需要这种规模的公司。增长正在向太瓦级水平转变,这种规模的公司会在2025年-2030年成为主导。但是,为了在那时实现这一水平,必须在当下以及未来2-3年进行规划。简单等到2025年再制定战略可能会太晚,而且会是被动制定,而不是主动制定。

风险在哪里?

在预测几年后的下一家全球组件领导者时,存在哪些风险?更重要的是,选择一家今天在中国以外几乎不为人知的公司,会有哪些风险?

笔者可以为上述所有行动举出无数的风险。潜在的风险可能是野心,以及通威从一家专注中国供应链的专业公司转变为一家拥有海外业务(包括制造和销售/营销)的、全球组件品牌公司的渴望程度。为了与隆基、晶科、天合和晶澳太阳能等现有中国组件企业竞争,进行一些调整是很容易的。但是,以完全不同的策略来完全超越这些公司则完全不同,每一个点都充满了挑战和风险。

我们如何知道是否会有变化?

当然,如果通威在未来12-18个月的投资没有任何变化,那么2025年的预测就不会发生。

今年首先要关注的是,通威在中国境外创建组件品牌产品时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做其他事情之前,这是必需的,如何做到也很重要。通威是做为一家中国公司向外部世界销售组件么?还是像一家全球公司,由当地团队在区域销售?

大多数全球展会将在2022年重返现场,这些展会显然是评估组件供应长期目标的一种手段。较低的大会出席率或不那么重要的厂家出席大会将表明,2022年或2023年不会出现太大变化,而在Intersolar和SPI展会上“大展拳脚”则会传达不同的信息。

因此,这并不是为2025年12月31日设定一个备忘录,观察是否会出现什么变化。我们会在18个月内知晓答案。为了巩固2025-2030年的市场领导者地位,看看这一行业的其他参与者采取了哪些行动,这非常重要。

如果现有的中国玩家们采取整合措施(合并或收购),也可能会出现全球垂直整合变化的另一个相关指标。例如,一家头部组件供应商收购一家以多晶硅业务为重心的现有公司,或为了确保制造业在这一行业的持续领导地位,中国政府推动这种情况的出现。

无论哪种情况,光伏制造业的形态和太瓦级市场中主要利益相关方的战略都将与今天大不相同。虽然光伏行业看似已"发展壮大",达到了约200GW的水平,但这只是相对于过去的开发量而言的。在未来某个时刻,200GW看起来就是一个小数字,那时,人们谈论的是2022年的那些老办法。

PV-Tech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