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痔疮名药“太宁栓”因全球无法生产原材料宣布停产、撤市,而市面上尚存的太宁栓在停产后更是疯狂涨价十多倍,从原先的23元-68元每盒,一度飙升至如今的400多元一盒!此事件一出,无数患者太宁栓停产后“无药可替”,慌张焦虑的情绪迅速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蔓延!

但事实上,大众根本无需担心太宁栓的停产会对日后痔疮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因为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在我国痔疮用药市场上,占比最大的其实是中成药,为84.82%;相比之下,化学药的占比相对较小,仅有15.18%。而太宁栓属于化学药,也就是西药之一。从二者占比就清晰可见,太宁栓停产实则影响不大,中药才是其中的关键。

或许不少长期使用太宁栓的患者出于对中药欠缺深入了解,依然会有所顾虑——中药相对于西药,在药品成分、使用体验以及药品价格上是否存在差距?在太宁栓停产后,患者改用中成药,使用效果会不会大打折扣?在此,我们以痔疮中成药的代表——肛泰栓为例,分析中成药的特点,便于大家对于痔疮中成药有更加客观的认知。

首先需要向大众普及一点,医疗界对痔疮病症的治疗共识是:以消除症状为主,而不是消除痔体本身。因此痔疮相关的药物往往会在消除症状方面大做功课。停产的太宁栓就属于西药,除了第一代产品中不含利多卡因(麻醉用药)外,后来的产品中为达到止痛的功效添加了利多卡因成分。反观以肛泰栓为代表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则为中药,由:地榆炭(凉血、止血)、冰片(止痛、消炎)、五倍子(生肌敛疮、促愈合)等组成,规避了西药的激素等成分,对人体更友好、安全属性更高,也更加符合国人体质。同时中药制剂更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药材间的相互搭配能够综合调理身体,在治疗痔疮等局部疾病同时,改善身体的整体环境,提升免疫力。

由于痔疮发病位置的敏感性和药物使用方式的特殊性,痔疮患者的依从性和使用体验也是选择药物时的重要一环。西药太宁栓的治疗方式重点是黏膜保护剂,这导致其栓体是外用痔疮药中最大的有3.4g,使用体感并不好,且排出风险更高。而中成药肛泰栓,采用了独有的浓缩技术,多种药物成分共同发挥药效,并且做到了体积更小只有1g,给药时对肛肌的刺激更小,不易排出,患者依从性比较好。

除肛泰栓之外,市场上还有多种剂型的痔疮药产品,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如痔疮贴-可通过贴肚脐方式治痔疮,轻松一贴即可透皮吸收,能够随时随地用药;还有配备护垫和给药管的软膏剂型,避免药物浪费的同时也可做到不污染内裤……这些无不展现了民族痔疮药产品的一步步创新与突破。综合而言,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国产中药痔疮药在患者使用体验上也更加友好,可有效减轻痔疮患者的治疗痛苦与不便。

对于痔疮患者而言,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往往需要长期用药。因此药品的价格也是患者在选择药品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根据核算,“涨价风波”之前的太宁栓价格为35元,日治疗费用在5-7元;相较而言,国产的肛泰栓日治疗费用在3-4元,日均费用明显更具优势。另外,肛泰栓属于医保可报销的产品,已被列入《城镇职工医保目录》之中,能大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肛泰栓还入选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该目录是国家为了满足国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保障药品供应、促进药品合理使用而制定的官方药品目录。该目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鼓励合理用药,降低公众医疗成本。作为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文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入选标准严格而明确,需确保药物的高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入选的药品可以说是临床治疗首选的药物。而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明确提及的痔疮外用药产品只有3个,均为国产痔疮药,而肛泰栓和肛泰膏就占了2个。因此可以说,像肛泰栓这样的国产药在治疗痔疮方面更符合患者高性价比、物美价廉的需求,可作为太宁栓的平替首选。

由此可见,不论是从药品的成分安全性、使用体验及依从性,还是从药品的性价比来看,国产中成痔疮药相对于西药,都处于“遥遥领先”的状态。因此原先使用太宁栓的患者大可不必因药物停产而恐慌,国产痔疮药无疑是更优的平替选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