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秋日的山丘层林尽染,各色不知名的落叶洒落在地上,成群的土鸡四处觅食,沙沙沙响个不停。9月20日,湖南省祁阳市羊角塘镇崀井山村脱贫户付喜春、朱南夫妇俩早早地就来到自家后山,捡拾散养土鸡下的土鸡蛋,不一会筐子里就装得满满当当。

付喜春一家5口人,父亲重病,两个孩子又在读书,家庭负担很重,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2016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付喜春免费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土鸡养殖培训。当年,在无场地、无资金的情况下,扶贫工作队帮他家申请小额信贷,在自家的山丘上建起了鸡圈,从小规模饲养20只鸡起步。几年来,付喜春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也不断增加,2018年实现了脱贫。今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付喜春饲养了6000余只森林土鸡,土鸡和鸡蛋产品畅销永州、衡阳等地。目前,已经出售土鸡2600余只,鸡蛋2万余枚,毛收入16万多元。如今,付喜春不仅摆脱了贫困,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近年来,祁阳市把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作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着力点和主抓手,坚持就业优先安排、产业优先支持、底线优先保障,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就业创业,精准帮扶促进脱贫群众增收。今年1-7月,该市脱贫群众、监测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达9579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7%。

拓宽用工渠道,就业优先安排。祁阳市全面落实务工信息月调度制度,精确掌握本村脱贫人员、监测对象务工地址和务工现状,由人社部门落实“311”就业帮扶措施,发放新增外出务工人员一次性交通补贴。出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十二条措施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建200万元以下小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办法。高位推动建设帮扶车间,增加家门口就业岗位,强化就近就业,加强劳务协作,保障脱贫人口优先在园区就业,让在家脱贫人口有事做,1至7月,在园区就业脱贫人口523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聘请脱贫和监测人口上岗,今年新增公益岗位80个,吸纳脱贫和监测人口就业2764人。推行以工代赈,1754名脱贫人口通过以工代赈增加劳务收入。

激活增收动能,产业优先支持。祁阳市通过引进粮、油、茶、果、蔬、渔等农业种殖和加工企业,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生产等方式,带动脱贫和监测人口自主发展产业增收,累计建成订单生产基地20万亩,带动8841户脱贫和监测对象户均增收5万余元。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实施意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打开当地脱贫和监测人口自种自养农产品销路,解决“卖难、价低”的问题。今年来,乡村旅游业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帮助脱贫和监测人口销售农产品1200万元。整合各部门政策性扶持资金,入股到龙头企业、新能源企业等效益好、成长性好的企业。今年以来,共投入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资金3180万元,带动脱贫和监测人口900余人,人均增收3000余元。

释放政策红利,底线优先保障。为保证脱贫人口医疗保障到位,将医疗救助政策落实情况、脱贫攻坚时期扶贫特惠保、财政兜底资金平移并入医疗救助体系;实行低收入人口医保倾斜政策,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支付后,仍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低收入人口,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进行再救助,切实减轻脱贫人口医疗负担。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脱贫和监测对象学生实行政策资助全覆盖,对中职和高职教育脱贫和监测对象学生实行“雨露计划”资助全覆盖。上半年,共资助各类学生22.86万人次,资助资金1.82亿元。上半年,新纳入低保兜底低收入户532户1301人。推行防返贫综合保险,为因病、因灾、因产业失败的脱贫和监测人口落实保险理赔95户364人,理赔资金62万元。(记者 陈虹桥 通讯员 陈春林 杨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