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萧县立足“苏鲁豫皖四省通衢、淮海经济区中心、徐州市近郊”的独特区位优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全力打造“一城三区一基地”,加快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1年11月16日,省委书记郑栅洁指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等合作园区提档升级,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扎实推进,在落实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取得重要成果。
突出高站位,打好思想同频共振“融合牌”,绘制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笔画”
坚持高位推进,实化细化举措。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县加快皖北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强化高位统筹协调推进。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上与长三角先发地区同频共振,出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国家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任务分工方案》《萧县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对照国家赋予皖北的“24条”专属政策,细化分解60条具体措施,谋划推进集聚区建设,把萧县打造成皖北要素集聚的“强磁场”和投资兴业的“新宝地”。
破除行政壁垒,锚定东向发展。2021年,签署《泉山区人民政府 萧县人民政府深化合作协议》,探索干部人才交流机制,优先从全县经济综合部门选派3批30名年轻干部赴徐州市挂职锻炼。落实宿州市和上海市张江高新区战略合作,依托市县共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建成第四代产城融合社区。强化规划政策对接,编制《萧县铜山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概念性研究规划》,确立萧县“东陇海重要支点、徐州城市副中心、大龙城东部门户”总体定位,打造“交通畅达产业创新的综合性城镇组团、农业现代生态优质的宜居性功能片区、生态颐养文化浓郁的5A级风景名胜区”。
深化省际合作,推动协同发展。加强与徐州市铜山区衔接,建设萧县—铜山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将萧县规划的凤城新区、凤翔大道以东,G310以南,苗山、姬村工业园区域,纳为“萧县—铜山”省际毗邻地区建设规划范围。以产城融合理念整合凤北新城、萧泉工业园、循环园建设资源,促进毗邻区集聚发展,构建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同城化发展示范区、淮海经济区战略支点、徐州都市圈卫星城市和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产城融合新高地。
突出全方位,下好产业集群赋能“先手棋”,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首选地”
深化产业合作,推动集群发展。以链长制为抓手大力培育“链主型”企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签约打造总投资29.1亿“萧县·浙江汽车配套产业园”项目,江浙沪地区瑞安市万里程等17家汽车配套企业入驻产业园、3家企业投产,推动园区汽车配件集聚发展。产业园建成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以上,税收达1.2亿元以上,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2022年,与上海市、浙江省联合开展“云招商”,达成10亿元航讯航空智造产业和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无刷电机、汽车电子扇总成项目落户萧县的合作意愿,走活区域联动“一盘棋”。
聚力双招双引,厚植发展动能。以系统观念推动协同共进聚合发展,成立萧县“驻长三角·上海”“驻长三角·浙江”投资促进中心,推动与区域行业协会商会等交流,对接徐州市安徽商会、上海安徽商会、杭州萧县商会。2020年,占地1000余亩、承接徐州工程机械产业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落地萧县经开区。今年以来,已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184.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22个。2022年2月成功在徐州召开招商引资推介会,意向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116.2亿元。第二季度萧县计划内已开工项目23个,居全市第一,制造业开工项目19个,居全市第一。
锚定“杭”向再起航,拓展发展新格局。立足自身禀赋优势,推进与杭州市拱墅区开展省际结对合作。2022年5月,与杭州市拾焰科技公司达成共建阿里巴巴(萧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初步合作意愿;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杭州市拱墅区开展对接合作,与杭州市安徽商会签订《萧县人民政府杭州市安徽商会缔结友好合作协议书》《萧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杭州市安徽商会合作协议》《萧县经济开发区和杭州徽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协议》三项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高效化的沟通交流机制。
突出惠民生,奏好区域协同创新“合奏曲”,整合资源深度融入长三角“朋友圈”
实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行动。推动徐州—萧县市域(郊)铁路列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安徽省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行动方案》。会同徐州、淮北制定《徐州—萧县市域(郊)铁路共建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交通体系加速“连线成网”,联手打造区域合作共同体。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投资2亿对北湘西河、港河、申河、毛河4条河道疏浚治理,投资4亿元建设废黄河清淤工程。
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行动。引进沪苏浙地区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设立分校、协作帮扶等方式提升办学水平。开展徐州市泉山区—萧县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举办皖苏两省三地(萧县、徐州铜山区、淮北杜集区)葡萄文化节“云”系列活动,开展三地名家精品书画展。引入优质医疗资源,萧县中医院与徐州市中医院、徐州矿务局总医院组建医联体和重点专科联盟,推动萧县医院与蚌医一附院合作打造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
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行动。擦亮萧县“五彩”农业品牌,建好上海、南京、杭州等地“菜篮子”。以6万亩胡萝卜基地为依托,拓展“橙色”无公害农产品经济。以4000亩芦笋基地为基础,发展“绿色”农产品经济。推广“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贫困户”葡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紫色”产业农产品经济。依托“中国辣椒制种第一县”产业优势,建设“萧县辣椒育种示范试验基地”,打造“红色”产业农产品经济。推广“高床养殖+山林放牧”生产模式,打造“白色”产业农产品经济。
实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对接行动。对接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扩大与沪苏浙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事项,共同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设立23个乡(镇)级为民服务中心、275个村(社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实现县乡村线上线下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线上线下同标准办理。整合原有不动产登记分中心、婚姻登记分中心和公安户政分中心,全部进驻新政务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变“多门”为“一门”。同步开设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跨省通办”专窗,分别与江苏、浙江等6省12县(市、区)签订“跨省通办”协议,构建政务服务战略合作联盟,持续释放创新动能。(记者 吴昊 通讯员 刘涛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