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一个食品外包装?
(资料图片)
全文1843字,阅读约需4分钟
果汁、牛排、辣条……的包装,你研究过吗
这是一瓶饮料,把它的包装纸和瓶盖展开,就能清晰地看见食品包装上应该展示的所有信息。
为了保障我们的权益和健康,国家用了多部法律、国标文件和产品标准来规范这些信息要怎么写。但要读懂它们,并不是容易的事。
如何看懂一个食品外包装?
如果我是一名食品生产商,想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以低成本获得高销量,包装就非常重要。
一、起名字
设计包装的第一步是给它们起名。这些食品都可以根据口味,原料或加工方式来细分,但我们起名就是要让你既知道,又不太知道买的究竟是什么。
虽然国标7718要求,食品起名应该优先选用相关标准中规定的名称,但其实也可以自己编,只要误导性没那么强,并在旁边补充规定的名称就行。
所以我可以把这瓶葡萄味饮料,起名“葡萄树下”,在旁边以尽可能小的字,标注“风味饮料”。让你误以为这就是果汁,但其实我只是用廉价的香精,来模仿葡萄味。
因此真正做果汁的友商,就会把“果汁”“原榨果汁”“浓缩果汁”尽可能明显地写在名字里,来抢我的生意。
但像牛排,分类不像饮料这么严格,起名就可以做减法。比如我卖5块钱一片的合成牛排,就可以叫“精选牛排”,乍一看跟隔壁友商卖4位数的天然牛排差不多。
于是,友商赶紧把“原切”加在名字里,我也有对策,把也是整片切下来,但肉质一般的牛肉,加上调味料和各种添加剂,起名“整切牛排”。“原切”、“整切”,你光听名字很难分辨。
不过,马脚还是会露的。食品包装上需要注明“产品类型”,整切牛排属于“菜肴制品”中的“冷冻生制品”,而品质高,价格贵的原切牛排属于“冻畜肉”,多加留意就能分辨。
二、配料表
配料表是我们食品包装上的另一个破绽。国标7718规定,除特别说明外,使用的各种原料、辅料和添加剂都要按照用量递减顺序一一标示。
所以你会发现我们的“整切牛排”,除了牛肉,后面有淀粉和三聚磷酸钠等添加剂,而“原切牛排”只有牛肉。我们的“全麦饼干”,全麦粉的用量只能排在第三,更主要的是小麦粉和白砂糖。
我也可以把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写上去,告诉你我用了水分保持剂,抗氧化剂,增稠剂等等,你要是介意就可以不买。但我大概率不会这么做,因为写不写功能类别是可选择的。
三、营养成分表
还有一个可以让你发现猫腻的地方。
2008年开始施行的国标28050,规定食品必须在包装上标示“营养成分表”,展示成分,含量和NRV值等信息。但即便我都如实标注,你可能也看不懂它。
营养成分表第一列必须标注的营养成分依次是,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如果是主打“0糖加维生素C”的饮料,还必须补充标注糖和维生素的含量,一览无余。
营养成分表的第二列通常以每100克(g)或100毫升(mL)中的具体含量来标注,而不是整份食品。第三列的NRV值是营养素参考值,表示每100克食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占人体每天所需摄入的营养成分的百分比。
比如,人每天摄入2000毫克(mg)的钠为佳,我们生产的大辣条,一包200克,每100克(g)就有1400mg钠,NRV值是70%,吃一包钠摄入就爆表(超过每日钠摄入参考值)了。
四、开网店
即使以上的这些你都看懂了,我们还可以用开网店的方式,让你看不到外包装上的信息。
现在你在网购时,能看到完整外包装信息的食品少之又少,我们可以在商品详情中的配料表上写“见包装”,或者“牛肉等”。即便你来问我,我们也可以说“客服这边没有详细数据,但只做放心食品噢,亲”。
在国家发布的关于食品预包装标签的一系列国标文件中,已经十分详尽地让消费者能从外包装上辨别食品的各项特征和安全性。
作为消费者,学会辨识食品包装上的信息,不被营销手段所蛊惑,就是给自己的健康建立一道可靠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