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由自然资源部、天津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的2022(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9月21日至9月23日召开。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2022年或是全球矿业投资的阶段性顶峰。我国部分战略性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强化矿产资源供应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采矿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矿企现金流改善等因素的提振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采矿勘探投资热潮。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调查统计,2022年全球有色金属勘查投入为130亿美元左右,较上个年度增长15%至25%;2023年有可能小幅下降,降幅约为5%至10%。锂、稀土、镍、铂族金属、铜、金等矿产成为勘查的主要目标矿种,西澳、西非、拉美西部成为勘查热点地区。

据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矿产室主任、研究员闫卫东介绍,中国矿产勘探投资在经历2019年、2020年的低谷之后,从2021年开始出现持续回升,特别是非油气矿产勘探海外投资在2021年实现了2013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

“从世界经济和全球矿业运行规律来看,10年为一个中周期,2012年全球矿业曾达到阶段性顶峰。2022年会是又一个中期顶峰吗?这个问题值得讨论。”闫卫东表示。展望后市,他认为,大宗能源矿产价格涨势大概率将趋缓或回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消费着全球约40%至50%的矿产资源。但中国控制的矿产资源量非常有限,对外依存度超过50%,部分战略性矿产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紫金矿业(601899)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表示,最优质的矿产资源大部分为西方大型矿业公司控制,中国矿业企业要实现赶超,必须拥有优于全球同行的能力。

中国黄金(600916)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童军虎表示,中国境外资源开发起步晚,全球重要资源垄断的格局已经形成。中国矿业企业海外项目数量、在产项目数量与西方矿业大国相比仍处于较落后的位置。中国矿业企业应加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提高境外资源开发能力。

而矿业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其固有的资金、时间、环保等风险也日益显著。彭博金属与矿产研究全球主管朱轶表示,随着近几十年来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全球主要矿山的开采深度和难度逐渐加大,同时矿石品位也在逐渐降低。目前,矿山从发现资源到第一批矿产品被交付运输,其平均投产年限比过去增加了4年,总时长将近需要14年,而规模更大、更复杂的矿山项目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童军虎表示,目前“走出去”的中国矿企仍存在整体战略意识不强、人才储备不足、缺乏海外宣传与公关能力等问题,对自身优势劣势把握不足。他建议中国矿企在进行海外资源并购与开发时,要加强国际形势和国别风险的研判能力,做好尽职调查,选准项目;与国际化水平较高的技术、财务和法律咨询公司合作,有效规避投资风险;尽量协同出海,避免单打独斗;重视当地的基础设施及下游产业链的建设;注重环保,搞好社区关系,实行本土化经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