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李其芳解决出行难问题,一直是全国老百姓热切关注的大事。近日,一个重大消息传来:在《国家公路网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到2035年,全国所有县级行政中心15分钟上普通国道,市地级行政中心和城区人口10万以上市县行政中心30分钟上国家高速公路,便捷服务基本覆盖全国。”建成后的国家公路网,将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支撑,更好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全面融合。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乡村交通基础建设,并在2019年提出“交通强国”国家战略。截至2021年底,我国国家高速公路已建成12.4万公里,基本覆盖地级行政中心;普通国道通车里程达25.8万公里,基本覆盖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和常年开通的边境口岸。国家公路网建设有效解决了“走得了”这一根本问题,成就巨大。道路“走得了”解决了基础需求,“走得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满足人民这一热切期待。然而也要看到,当前我国交通仍然存在诸多的堵点、缺段和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主通道能力不足、城市群都市圈区域网络不完善、路网覆盖深度不充分,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还需提高、与其他运输方式统筹融合衔接不强、集约利用和绿色智慧发展水平不高等。为了补齐上述短板弱项,首先要利用系统思维,从规划层面入手,着眼长远发展,进行优化完善,以便实现国家公路的高质量发展。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这次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国家公路网规划》,就是对国家公路网到2035年建设的一个长远规划、系统设计图。全国“一盘棋”,统筹布局,对症施策,优先解决交通资源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实现全国交通资源的相对均衡。届时,全国公路总规模将高达46.1万公里,基本建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备、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公路网。在新的布局下,公路总规模增加了6万公里。一是对内有效提升保障质量,高速公路网整体覆盖范围延伸到了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市县,普通国道进一步补强了地市间通道和对重要景区的连接。二是对外强力支撑开放水平,全面实现国家公路连接陆路边境口岸,与东北亚、中亚、南亚、东盟间形成多条便捷的公路国际运输大通道。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公路建设在其中成效突出。从未来建设需求看,任务仍然繁重,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公路交通对实体经济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建成后的公路网将与沿线旅游业、制造业、物流业、电子商务等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引导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公路网的建设还带来了“通道经济”,通过强化国家公路文化、旅游、休闲等服务功能,更好满足人们休闲旅游生活需求。可以想象,在不远的未来,升级后的国家公路网将会释放更多红利,给地方发展注入强大的战略性新动能,对于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改善民生都将起到多方位的微循环支撑。当前,全国正在集中精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基础建设恰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和基本前提。今年5月份推出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就是一张明确统筹谋划的系统施工图。围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实施“183”行动,重点实施八大工程,以加强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第一项就是道路畅通工程,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县域农村公路骨干网络,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第四项是重点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国家公路网规划》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升级,都会起到连线成片、勾连四方、带动全局的系统性保障作用。也可以说,国家公路网建设是我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工程。只有做到“百姓工作、生活路路通”,才能免去更多的时间、资源浪费,才能从地理、环境、文化等各层面打造出人人喜爱的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才会带动城乡互动融合有机运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区域经济发展才有基本的逻辑基础,乡村活力才会焕发生机,民生改善才有了根本底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