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阿茹汗 8月17日,中国气象局发布,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评估,从今年6月13日至今的我国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经达到了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
(资料图片)
根据中央气象台8月17日的预报,从17日至26日,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等地仍有持续性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可超4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协飞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咨询专家,研究方向包括短期气候预测、数值天气预报等,曾承担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业务系统的研发等多项任务。他总结,我国正在经历的高温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如此极端的高温天气与大气环流的异常密切相关。简单解释为,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且强,南亚高压位置偏东,二者又相向而行,从而影响了我国局部地区的气温。
这只是短期的自然现象,但是“高温”已经是全世界范围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都要面临的共同话题。根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今年5月的通报,未来五年全球年均温度有50:50的几率,至少有一年暂时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这一可能性也正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
1.5℃是红线。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设定了长期目标,用以指导各国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本世纪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同时努力将升温进一步限制在1.5℃以内(以工业化前为基线)。根据WMO关于《全球气候状况》的临时报告,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的基线高出了1.1°C,留给人类的空间已不到0.5℃。
智协飞说,气候变化是一个风险倍增因素,使已经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更加恶化。气候变化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威胁。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了各国对土地、粮食和水等资源的竞争,加剧了社会经济紧张,并越来越多地导致一些地区出现大规模人员流离失所。人类已到了一个紧要的关口,气候危机迫在眉睫。
经济观察报:今年高温事件综合强度达到了历史最高。请问,综合强度考量的是哪些因素?此轮最强高温呈现出哪些特征?又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智协飞:综合强度主要考量高温天气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此次高温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
今年夏季出现如此极端的高温天气和大气环流的异常密切相关。事实上,大气环流的异常往年也会有,只是造成的影响不一样。
近期高温事件的解释之一是,位于对流层中下层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我们说今年是“区域性高温热浪事件”,意味着并非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高温,主要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了哪块区域。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由于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影响到的范围会更广一些。
与此同时,位于对流层上部的南亚高压位置偏东。南亚高压偏东往往会导致长江流域少雨干旱。夏季南亚高压与副热带高压在对流层中所处的高度不一样,上下不同层次的两个高压出现重叠区域,这个区域就会出现异常晴热、干旱天气。另外,二者也具有相向而行,向背而去的短期变化趋势。相向而行的意思就是,副热带高压脊往西伸的时候,南亚高压脊就往东伸。今年夏季的情况就属于二者相向而行,造成的影响就是我国长江流域高温干旱。如果二者是相背而去的话,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即造成长江流域多雨的影响。
今年出现的高温事件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地面加热强烈,近地面升温迅速,上午就进入高温。这与晴好天气、天空少云、近地面太阳辐射比较强有关。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等地仍有持续性高温天气,上述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8℃,局地可超过40℃。因此,我国此次区域性高温热浪事件的持续时间将会继续延长,综合强度将进一步增强。
经济观察报:有观点认为,高温将会成为未来新常态。对此,您的观点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智协飞: 我同意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教授的观点:高温热浪将是新常态。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得更加频繁。
事实上,今年不仅中国出现了区域性高温热浪天气,欧洲也出现大面积高温热浪,今年7月是欧洲有史以来最热的一个7月。截至7月中旬,欧盟45%的地区处于“干旱预警”状态,而有15%的地区处于最为严重的“红色预警”状态。有科学家指出,欧洲这场干旱或将成为“50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来自南非、德国、法国、瑞士、新西兰、丹麦、美国和英国等国的科学家分析了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如何改变红色预警区域热浪的可能性和强度。他们发现,虽然欧洲在过去几年中经历热浪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最近在英国出现的热浪非常极端。在当前气候条件下,2天的平均温度的重现期大约为100年。即,现在取2天温度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属于高位,如此异常高的平均值100年才会出现一次。在工业革命前(全球平均气温比目前低约1.2 °C)观察到此类极端事件的可能性极低。在研究分析的三个测站中,有两个测站在统计上是不可能发生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极端事件的特别报告指出,21世纪热浪将更加频繁、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
经济观察报:热浪频繁、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会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智协飞:早在2020年12月12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呼吁各个国家进入“气候紧急状态”。全球变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以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温室效应最终导致气温升高。
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外,大气中的水汽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60-70%的温室效应是由水汽造成的。这是我们过去不太注意的因素。气温升高也会导致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多。
自1880年以来,地球上的平均全球温度上升了略高于1°C,其中三分之二的升温发生在1975年以后,大约每10年上升0.15-0.20 °C。1-2°C升温貌似不太多,但下面这些触目惊心的升温后果告诉我们不能小看这1 °C升温。
气温每升高1°C,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就会增加7%。结果是更强的台风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暴潮和降雨;更强的干旱和洪灾严重破坏农业生产。
全球变暖还能引发一个增暖的正反馈过程——碳排放造成增暖,增暖导致大气中容纳更多的水汽,水汽增多导致温度进一步升高。据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估计,水汽增加导致的这种增暖正反馈过程可使得因单纯由碳排放造成的增暖幅度翻倍。美国宇航局估计,将变暖限制在1.5 °C将使经常暴露在极端热浪中的人数减少约4.2亿,减少约6500万人暴露在异常热浪中。
气候变化是一个风险倍增因素,使已经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更加恶化。气候变化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威胁。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了各国对土地、粮食和水等资源的竞争,加剧了社会经济紧张,并越来越多地导致一些地区出现大规模人员流离失所。因此,今天我们已到了一个紧要的关口,气候危机迫在眉睫。
经济观察报:气候危机迫在眉睫,我们有哪些应对手段?
智协飞: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是化解气候危机的主要手段。
目前关于大气中水汽增加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科学界讨论的不太多,甚至还有一些争议。但是已有一些研究证实了,“碳排放造成增暖,增暖导致大气中容纳更多的水汽,水汽增多导致温度进一步升高”的正反馈过程。
所以我个人认为,即便人类已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最终实现了碳中和,但是全球平均气温也不会随之立刻降下来。因为大气中由增暖导致的更多的水汽依然存在,增暖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直至遇到如火山喷发等其它影响因子导致降温,这时候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才最终会降下来,全球增暖才能最终停下来。
经济观察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之下,我国的气候会呈现哪些特征?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智协飞: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未来我国气候还将出现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包括持续性高温热浪,严重干旱、洪涝,更强的台风等。
持续高温天气对于南方农作物、经济林果等生长发育不利。目前晴热少雨已导致江南茶区高温热害,局地茶树发生日灼,部分地区柑橘、香蕉、百香果等出现裂果、落果、日灼伤害等现象。此外,在持续高温背景下,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受到了负面影响。高温天气持续还将导致户外作业进展愈发下降,首当其冲的是建筑、基建等行业。
针对高温天气,农林业从业者要尽早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补水作业和喷灌降温,尽快清除已受到热害影响的果实。在工业领域,积极推动节能减排、推动高能耗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广新能源使用。而在社会公共卫生领域,也要不断提高对高温热浪等天气对健康影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