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通威进入组件环节,市场是有预期的,但是在昨日华润五批3GW的招标中,通威报价最低1.942元/W,比亿晶和隆基报价低5分。作为手握硅料、电池端巨大产能的通威直接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投标,这是妥妥的是向国内组件头部企业开启价格战。
所以,市场对组件的竞争格局和盈利修复立刻产生了担忧,里面机构直接用脚投票,才有了今天组件巨头暴跌的壮举。
光伏行业也有上中下游打架,和锂电方向一样,未来随着产能释放,打架以后都是常态,只是什么时间段,由谁开启罢了。只要最终的度电成本能降,就好像电池的度电成本能降,那打架就不是坏事,需求景气度仍然摆在那,只不过是谁把这钱赚了而已。
我们要知道,实现碳中和不是一个权宜之计,而是一个全球共识,是长期持续的景气方向。
去年全球光伏的新增装机量大概是170GW,目前全球用电量在25万亿度电/年左右。
有机构预测,到2050年全球电力用量在60万亿度电,假设到2050年全球电力结构中,45%由光伏提供,预计至少需要22755GW的存量装机,对应1140GW/年全球装机。
如果考虑电能替代以及氢能等场景的应用,进一步打开光伏装机空间,到2030年,新增的装机水平有望达到每年1000-1500GW,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整个行业的需求空间还有9-10倍。
由于光伏行业需求空间比较大,确定性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投资相当旺盛,各类资金都在涌入。从主产业链来讲,短期供给端有些环节存在过剩问题,甚至有些巨头已经打通上下游,来应对未来产业链上的价格竞争,前有隆基,后来的中环、通威。
像通威自己就是做硅料的,就算上游原材料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都能挣钱,但不做硅料的厂商怕是会亏。
所以,光伏中下游未来要避免内卷战,一定会主动往一体化方向走。我们跟踪也是,随着市场的逻辑变化选择侧重点,着重关注产业链上的盈利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