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5月10日,西南证券发布一篇医药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业绩持续分化,看好医药行情。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我们选取了317家医药上市公司(包含科创板),2022年收入总额21183亿元(+11.8%);归母净利润2103亿元(+11.5%);扣非归母净利润1949亿元(+17%),分别占申万医药全成分比例是:83.2%、108.2%、111.5%,主要剔除了在2020-2022年提取巨额商誉减值损失的企业、以及2022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剔除新冠相关业务数据,2022年年度收入总额20033亿元(+9.2%),归母净利润总额1654亿元(+2.4%)。2022年全年实现收入正增长的公司有232家,占比73%;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有189家,占比60%。2023Q1收入总额5554亿元(+4%),归母净利润529亿元(-26.3%);扣非归母净利润488亿元(-30.2%),剔除新冠相关业务数据,2023Q1收入总额5487亿元(+13.4%),归母净利润总额511亿元(+17%)23Q1实现收入正增长的公司有218家,占比69%;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有214家,占比68%。
CXO、零售药店、医疗器械等板块2022年业绩表现亮眼。2022年收入及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排名前三的子行业为CXO、零售药店、医疗器械。其中CXO板块维持高景气度,收入增速达61.2%,归母净利润增速达58.7%;零售药店板块2021年受全国医保系统切换以及多地疫情反复下部分药品管控的影响,基数相对较低,2022年受益于疫情放开后发烧感冒药、抗原检测盒以及防疫物资需求量的激增,收入端增速为30.2%,利润端增速为29.4%;医疗器械板块2022年在高基数下依旧高增长,主要系新冠检测贡献增量,收入端增速为23.9%,利润端增速为20.5%。此外,医疗服务板块2022年受疫情影响较大,收入端增速仅为2.1%,但利润端增速达38.7%,系部分标的持续减亏,带动整体板块利润端增速高于收入端。2023Q1医疗服务摆脱疫情影响,积压需求释放推动利润端增速达585.8%。另外,中药消费品板块2022年收入端增速6.2%,利润端增速25.6%,得益于行业政策边际向好,在疫情冲击中展现较强韧性。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制药装备及耗材等业务上半年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半年随着疫情影响放缓,业绩已逐步复苏。
医药行业投资回归本源,重点把握“三重”确定性。2022年疫情对市场影响反复,主题投资方面,主要是围绕新冠预防、检测、治疗等起伏。上半年热点从抗原检测到新冠相关药物及产业链演绎,下半年尤其是Q4回到新冠口服药、中药相关抗疫药物。
2022年先后经历在俄乌冲突、国内疫情反复散点、美元加息的大背景下,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经历比较大的波动,核心资产估值和持仓回归均衡。未来持续看好医药反弹,重点把握“三重”确定性。1)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差异化创新性品种比如BTK、HER2-ADC、PD-1/CTLA-4等靶点创新药陆续进入商业化放量阶段;创新器械包括多个手术机器人产品等陆续获批上市。此外,国际化是打开成长天花板,创新药械出海有望持续渐入佳境;2)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C端消费性医疗复苏弹性较大,包括中药消费品、民营专科医疗服务、早筛等。院内药械需求复苏包括院内处方药、耗材、血制品、常规疫苗接种需求等;渠道端包括医药分销和药店复苏;确定性之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UVL事件后,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重点关注高端影像设备、生命科学产业链、手术机器人、内窥镜、基因测序等领域。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