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银行板块股价出现较大波动,上市银行增持动作不断。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今年共有12家银行加入“增持稳价”队伍。
上半年银行股超八成破净
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经济下行、房地产暴雷、国际形势等多方面影响,年初以来大盘震荡不断,银行板块也未能“逆势上行”,板块估值持续走低。截至6月30日收盘,仅有6家银行未“破净”,行业破净率达到86%。
其中,宁波银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杭州银行、兰州银行、招商银行6家银行市净率破1,宁波银行最高,达到1.68倍;其余36家银行中,民生银行市净率垫底,为0.33倍。
从银行板块整体来看,申万一级银行指数跌幅2.43%,同期上证指数跌幅6.09%,银行板块整体跑赢大盘。从个股表现来看,2022年初至6月30日收盘,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共有17家银行股出现上涨,其中成都银行以38.98%的涨势暂列第一名,江苏银行、江阴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位;另外25家银行股价则均为下跌态势,其中无锡银行幅最小仅为0.35%,瑞丰银行跌幅最大达到28.48%,位居末位。多家银行加入增持大军
受股价波动影响,多家银行纷纷采取稳价措施。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4日,苏州银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厦门银行、浙商银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和邮储银行共计8家银行因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而“被动增持”,还有北京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和上海银行四家银行高管、员工宣布“主动增持”。
6月27日,邮储银行发布关于稳定股价方案的公告。公告显示,邮储银行采取由控股股东邮政集团拟以累计不少于5000万元增持该行股份。据了解,该行是今年首家宣布增持计划的国有大行。
据不完全统计,仅6月单月,就有苏州银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先后发布了稳定股价方案。其中,苏州银行、瑞丰银行拟由现任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自家股份;齐鲁银行拟由持股5%以上的股东增持股份。
6月29日,厦门银行发布《关于稳定股价方案的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日,该行本次增持计划时间已过半。有关增持主体累计增持公司股份61.32万股,占该行总股本的 0.0232%,累计增持金额人民币354.89万元。
此前,重庆银行、渝农商行和浙商银行均于2月7日先后发布关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的公告。
与上述8家因触发稳价启动条件而“被动增持”的银行不同,今年来还有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和兴业银行4家银行宣布高管、员工主动增持自家股票。
而从规模上来看,兴业银行员工增持金额无疑是四家中的“大手笔”。2月21日,兴业银行公告称,该行部分子公司、分行及总行部门负责人(包括其配偶、子女)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自愿购入该行股票1693.29万股,合计增持约3.7亿元。不论规模还是金额,都远超其他银行高管增持数量。
“2022年来多家银行发布稳价措施,由股东、董事、监事以及总行分行负责人增持,对银行估值改善修复起到较好支撑,同时部分增持为主动买入,彰显对自家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分析师张一纬表示。
业内看好银行未来前景
银行增持动作频频,是否意味着银行股投资机会到来?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银行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期。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称,理论上,由于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高管增持通常具有信号效应,有助于向市场传递公司股价被低估、经营基本面向好的信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股价。
同时,王一峰提示,如果增持起因于上市银行股价触发稳价条款,这种情况下,如果基本面无实质变化,增持带来的阶段性涨势通常难以延续。
“2022年受疫情反复冲击,央行于1月和5月连续下调LPR,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复产复工加快,稳增长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地产产业链边际转暖,有助于行业估值提升。”申港证券汪冰洁认为,在信贷需求逐步恢复的背景下,后续银行板块有望出现绝对与相对收益。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研报中表示,叠加疫情边际改善、政策成效释放以及市场回暖下的代销业务逐步反弹影响,看好银行未来前景,银行板块估值空间仍存。(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