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10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12月1日,在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当前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已经创下历史新高。

作为年度大会的重要一环,有关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形势与展望的报告内容都会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而在今年的行业形势总结中,更多的纪录涌现出来。


(资料图)

一方面,市场需求驱动制造端强劲增长,各个环节前三季度产量均超去年全年;另一方面,光伏技术创新井喷,新型电池转化效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全球能源转型浪潮,正使光伏产业迎来最好的发展期。根据业内预测,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或达到205GW至250GW,较2011年猛增接近十倍。

规模化发展之时,我国光伏产业亦进“深水区”,扩产汹涌,跨界频现,国内外竞争加剧。

纪录背后:技术仍是主角

近些年来,我国光伏产业体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一。根据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3.6亿千瓦,同比增长29.2%。并且,国家能源局也在近日印发通知,提出各电网企业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电力有序供应前提下,按照“应并尽并、能并早并”原则,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及时并网。

这也预示着,在2022年最后一个月的“冲刺期”内,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还将再度刷新历史纪录。

对此,王勃华在展望光伏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时,引用了一组预测数据:在保守情况下,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预计85GW;在乐观情况下,这一数字有望达到100GW。

实际上,仅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上看,无论是制造端还是应用端,我国光伏行业正在创造新纪录。

根据王勃华的报告,前三季度,国内光伏制造各个环节产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增速维持在40%以上。其中,国内多晶硅产量55万吨,同比增长52.8%;硅片产量236GW,同比增长43%;电池片产量209GW,同比增长42.2%;组件产量191GW,同比增长46.9%。

在应用市场,今年1至10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增速高达98.7%,新增装机量跃至58.24GW,超过去年全年。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快速崛起,前三季度占总新增装机的67.2%。

然而,在降本增效是光伏产业第一性原理的共识下,规模创纪录般发展的背后,中国光伏行业更离不开技术创新的驱动。

王勃华在报告中列举了一项新数据:我国光伏行业“专精特新”企业逐年增长,截至今年11月,已有87家企业获得该称号。这其中,仅在今年,就有44家光伏企业入选“专精特新”评定。这些企业覆盖了几乎整个光伏制造端――激光切割、串焊机、接线盒、逆变器、电池检测、硅片分选等。

且随着我国光伏制造业研发投入的增强,以晶硅电池为主要代表的技术创新迎来繁荣期。今年1至11月,国内晶硅光伏电池实验室共计刷新效率纪录11次,其中,8次为N型电池技术。

近日,据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最新认证报告显示,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26.81%,成为目前全球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这是继2017年日本公司创造单结晶硅电池效率纪录26.7%以来,时隔五年诞生的最新世界纪录,也是光伏史上第一次由中国太阳能科技企业创造的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在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表示,将持续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加快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这份指导意见不只考虑光伏,而是将光伏应用光伏的技术进步和智能控制联合起来,构成一个立体的生态。”杨旭东指出。

挑战已来:内外全面竞争

伴随着技术不断创新与突破,中国光伏产业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高歌猛进。

“过去十年,通过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我国光伏行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发电成本已下降90%以上,分布式与集中式并举,市场与政策双轮驱动,完成了去补贴到平价上网的历史使命,目前正阔步走向从补充能源到替代能源的跨越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在会上指出。

他也进一步提出,光伏行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痛点和挑战――阶段性的供需错配,部分供应链价格急剧震荡、光伏高比例接入带来的消纳难题,储能强配、新能源用地、地方保护以及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贸易壁垒,都是实现“十四五”光伏装机目标中需要克服与解决的现实问题。

得益于海外市场的需求刺激,近些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出口总额不断创下新高。

“今年前十个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再创辉煌。”王勃华在介绍国内光伏产品出口成绩单时,特意强调了“再创”二字。

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高达440.3亿美元,超出2020年和2021年同期出口总额之和。这其中,组件出口总量为132.2GW,同比增长61%。

但王勃华也表示,从月度出口变化来看,四季度组件出口已经开始出现放缓的趋势。

今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情况创下佳绩,得益于海外光伏市场的巨大需求。尤其是欧洲对光伏的需求攀升,出口至欧洲市场的份额占比超过一半。

不过,正当中国光伏产业持续主导全球市场供应之时,围绕光伏制造端的国际竞争正在日益加剧。

王勃华表示,美国、欧盟、印度三大光伏市场从装机目标、本土政策支持、相关限制政策等方面,加大培育本土光伏制造力。

“迫于中国企业在主流赛道难以撼动的优势,海外企业意图通过新技术弯道超车。”王勃华举例,美国能源部成立“碲化镉发展联盟”,旨在扩大国内碲化镉光伏材料和组件生产;欧洲重新启动“太阳能光伏创新平台”,将为欧洲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并推动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更新;日本国内企业将钙钛矿产品视为新一代光伏电池有力候选,力求在光伏产品市场重整旗鼓。

值得注意的是,外部竞争加剧之时,国内光伏行业掀起的新一轮扩产热,亦将使全产业链竞争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初至2022年11月,我国光伏规划扩产项目超过480个,其中部分项目为分期建设,未来将视市场变化的情况择机启动。

王勃华认为,这些项目能否最终落实,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对于跨界企业入局制造端,挑战主要来自可能出现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环节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