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专家组秘书处指导,深圳市联合成都、厦门、咸宁和台州共五地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举办技术赋能,课堂变革——“双减”“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背景下新型教与学模式教学论坛,同期举行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双区”第四季度实验校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围绕“课堂变革,技术赋能”主题,通过专家主题讲座、区域经验交流和课堂直播展示等活动,对“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工作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云端论道,五地共谋实验区纵深发展
24日上午,成都-深圳-厦门-咸宁-台州五地“双减”“国信”背景下新型教与学模式研讨的主论坛,在线上线下(300959)同步进行。全国同步观看直播人数超过32万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开幕式上,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专家组秘书长蔡可教授表示,在全国各地积极探索下,“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已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驶入“快车道”的有力支撑。
他提出,各实验区要进一步推进具体工作,一是组建课程建构、融合教学、数据评价、优师发展和区域机制五个方向的研究共同体;二是开展重难点攻关,围绕攻关方向,凝练本区域要解决的典型问题;三是进行系列成果培植,参与实验区定期分享,围绕典型问题,生成可应用、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以线上线下交流、成果宣传与应用等方式,将成果的发现变成一个典型经验发现、筛选、提升的过程。
随后,五地区域代表分别就实验区建设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其中,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石义琦副院长作为深圳区域代表,作了题为《技术赋能教育 打造基础教育先锋城区》的主题分享。
据了解,除主论坛外,24日下午,三个分论坛活动也随后展开。在“区域学校整体推进实验和建设典型经验”分论坛中,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总校长鲁江进行了《数字教育生态支撑的 E-PBL 教学创新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主体分享,深圳市布心小学校长肖莉分享了《基于大数据的“5E5S”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的教学经验。
此外,在“教与学新模式课堂案例”分论坛上,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副校长李晓艳、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中心主任史妮娜分别进行了《基于数据驱动的“三阶四环” 适性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双线融合、多师协同的云端智慧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的主体分享。
在“新技术应用促进教育教学变革”分论坛中,龙岗区龙城街道千林山小学校长宋冰分享了《基于儿童立场的智慧教育环境与新课堂模式实践》、南山区珠光小学信息中心主任李文韬分享了《基于动态学情数据链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的相关经验。在本轮交流分享中,深圳优秀实验学校代表受到线上线下一致好评。
技术赋能,多校探索课堂多维变革
11月25日上午,以“技术赋能,课堂变革”为主题的多学科课例展示,在五地同步进行。深圳专场五所实验学校以现场直播形式,进行课例展示,同时也作为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双区”第四季度成果交流展示活动的重要内容。五所学校课例的精彩展示被专家予以高度认可。
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学校的跨学科展示课《地表最强带货博主--您的小雪润唇膏到了,请查收!》融合多学科知识,通过PBL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公益直播。光明区马山头学校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朱建山点评指出,本节课依托信息化平台打破了学科藩篱,基于真实问题引发学生兴趣锚定核心素养,突出了学生主体。
深圳市坪山区弘金地学校通过《图形的面积》复习的小学数学展示课,展示了基于全过程学业数据的“三化四环”教学模式。深圳市教科院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基地黄爱华主任点评指出,技术赋能下的精准施教,推动了课堂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深圳市盐田区田东中学以初中数学课与初中生物课为例,探索数学AI课程在初三教学和IOT在生物实验课堂的应用。“两节课在智慧课堂的学习环境下,依托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紧扣主导主体,形成了高效的互动课堂。”深圳大学曹晓明教授评价道。
深圳外国语学校以初中生物实验课《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例,通过实验平台和AI技术,进行学生实验众评和AI评分。广州大学知识工程与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杜玉霞主任认为,此举在智慧实验环境下,基于信息技术与AI技术,实现了课堂创新。
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以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的应用》一课为例,展示了实践数据驱动的“3+e”课堂教学模式。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教授认为,课例在教学理念上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设计上,强调任务驱动,引导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评价上,基于数据进行精准评价和诊断式评价,充分体现了技术赋能推动课堂变革的一些新理念、新做法。
据了解,本次活动顺利进行,五地实验区选派优秀代表分享了实验区建设的有效经验,建立起了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跨区域实验共同体,凝练了一批满足不同地区实际需求的教与学新模式,为实验区下一步深度建设工作提供了有效借鉴和经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