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效应

两河口水电站总装机300万千瓦,年发电量110亿千瓦时,但它的总补偿效益达到了341亿千瓦时,是自身发电量的3倍多

作为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柯拉光伏电站装机已达百万千瓦级,后续有望扩展到300万千瓦以上,相当于再造一个“两河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8日,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柯拉光伏电站)在甘孜州雅江县正式开工建设。

就在今年3月,两河口水电站迎来全部机组投产发电。作为四川最大的龙头水库,两河口水电站超过100亿立方米的总库容,可实现非常多的“魔法”效应。

到底有多“宝藏”?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一滴水连续发电18遍,凭空多出341亿千瓦时电量

记者来到已投产的两河口水电站,水库蓄水已到2797米高程。地下厂房内,4台水轮发电机组全速运转。

7月正是丰水期,但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两河口建设管理局局长王金国告诉记者,两河口水电站每年可凭空创造341亿千瓦时电量,是自身发电量的3倍多;可以让一滴水连续发电18遍。这是怎么做到的?

两河口水电站位于雅砻江中游,在其下游有锦屏、二滩等11个梯级水电站。雅砻江在攀枝花境内汇入金沙江后,金沙江下游流域有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梯级水电站。金沙江汇入长江干流后,下游还有三峡、葛洲坝两座水电站。加上两河口水电站,共有18座水电站。

因此,两河口水电站在汛期将本来要进入下游水库的洪水储存起来,相当于减少了这部分弃水,而在枯水期放水发电,这些水可惠及两河口及下游所有水电站。也就是说,两河口水电站汛期拦蓄的每一滴水,都可保留到枯期发电18遍。

“两河口水电站总库容超过100亿立方米,调节库容65.6亿立方米。”王金国解释,相当于两河口水电站可以把丰水期60多亿立方米的水,挪到枯水期使用,是我国调节能力最强的水电站之一。

而这种调节将带来“1+1>2”的“魔法”效应。两河口水电站总装机300万千瓦,年发电量110亿千瓦时,但它的总补偿效益达到了341亿千瓦时,是自身发电量的3倍多。其中,可以增加雅砻江11个梯级水电站平枯期发电量225亿千瓦时;增加金沙江下游4个梯级水电站发电量96亿千瓦时;增加长江干流两座水电站发电量20亿千瓦时。

水风光组合“出道”,再造一个“两河口”

除了对下游水电站巨大的补偿效应,两河口水电站的“魔法”效应还体现在与多种新能源组合上。和光伏、风能等多种新能源组合“出道”,可再造一个“两河口”。

7月的川西高原,野花满地,美不胜收。柯拉光伏电站就选址在雅江县柯拉乡一大片美丽的山坡上,与两河口水电站的直线距离30多公里,装机规模达100万千瓦。建成后将是我省首个百万千瓦光伏电站,也是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

什么是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只能在白天发电,晚上完全没电;阳光充足时发电多,阴天发电少,具有波动性、间歇性。”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吴火兵说,因此其发电曲线是锯齿状的,如果直接把这样的电给群众用,可能会回到20年前――电压不稳、电灯忽明忽暗。为了消除这些锯齿状的波动,水光互补是很好的方案。

柯拉光伏电站发出的电,并不会直接接入电网,而是通过一条50公里长的线路,接入两河口水电站,和水电站发出的电捆绑在一起,再接入电网。这样就可以通过调度系统,实现短期的日调节――白天,光伏多发,水电少发;晚上,光伏不发,水电多发。还可以实现中长期的季调节、年调节――枯水期,光伏多发,水电少发;丰水期,光伏少发,水电多发。

作为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柯拉光伏电站装机已达百万千瓦级,后续有望扩展到300万千瓦以上,相当于再造一个“两河口”,和整个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电站一起,构成全球最大的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前景可期。

建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王牌部队”再迎挑战

目前,全球已建成的最大水光互补电站是位于青海省的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光伏装机为85万千瓦。柯拉光伏电站开工,首次将全球水光互补电站规模提升到百万千瓦级,这将带来哪些挑战?

吴火兵说,作为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其对电网运行、调度系统的精度都有极高要求。“日调节要求每天都要让水轮机多发或者少发,将频繁变动叶轮的开度。”他打了一个比方,就像开车频繁换挡,会对设备造成损耗。因此,需要精心组织对水轮机设备的评估和养护。

此外,柯拉光伏电站处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30.6摄氏度,最大积雪深度24厘米,最大冻土深度50厘米。施工条件艰苦,人员、机械降效严重,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挑战。同时,项目工程量大,场址面积约16平方公里,由200多万块光伏组件、5000多台逆变器、300多台箱式变电站组成。

针对系列难题,四川清洁能源“王牌部队”将再次向超高建设难度发起挑战。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宁春表示,将着力构建光伏项目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体系,把柯拉光伏电站建设成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标杆工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