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绿意葱茏,从实现碳中和的政府和企业行动、能源融合发展、绿色氢能,到对话海南分论坛中的国家公园话题,与绿色相关的讨论几乎贯穿始终,甚至成为民营企业家闭门讨论会上调研的话题。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碳”(碳达峰碳中和)转型之路,参与讨论的代表们普遍意识到转型的紧迫性,既对未来充满期待,又要直面当前的发展挑战。未来破解“双碳”转型的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市场和政府之手要协同发力。
热词
“现场的嘉宾认为‘双碳’转型的机遇大还是挑战大?”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的第一个分论坛“实现碳中和:企业在行动”,当主持人将问题抛给现场观众时,大部分人都举手赞同机遇大于挑战。
中国已经开启“双碳”转型的新征程,1+N的政策体系正在陆续浮出水面,与“双碳”转型相关的话题遍布今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六个分论坛,约占到全部分论坛的三分之一。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认为,中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要寻找最优路径,并且每个时点都有最优激励机制,以此解决眼下问题,也要引导企业和所有投资者合理投资,按计划的路线图实现目标。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指出,确定“双碳”转型的时间表是第一步,还要确定转型的做法,并要有具体的执行力来落实路线图。
周小川表示,实现碳中和最优激励机制,在于国家制定的任务目标能否合理分解到每个地方、部门、行业。各地方、各行业可以自行制定一些任务来契合国家目标,也可以设置一些机制来分解任务。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在“双碳”转型进程中逐渐显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李波认为,要实现既定的减碳目标,最好的办法是碳定价,但碳交易只是碳定价的一种方法,另外一种办法是碳税,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建议参考各国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减碳政策的空间,在少数主要排放国之间达成国际碳价的下限协议。
挑战
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双碳”转型也已转变为中国企业的行动,并向产业链上下游传导,面临的挑战逐渐显现。
天津泰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低碳发展不再是企业自身“高标准”的加分项,而是面临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及格线”,企业要通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业务模式,不断减碳发展,而持续减碳、脱碳转型不仅涉及到企业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还包括减碳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北京团队主管李新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在绿色发展的长效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可持续的盈利,而且推进绿色发展是重要的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工具。
在远大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跃看来,践行碳中和理念各方都可获得实际利益,但仍有待从理念到高效行动的转变。现在各类新能源的投资力度很大,但是对节能技术的关注度不高。可以参考欧盟在推动碳中和政策层面最优先考虑的建筑节能,此外还有交通工具的轻量化。
能源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领域和主战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表示,推动能源革命、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需要推动多种能源协同互补,加快能源与建筑交通、工业等行业的融合发展。
国家电网副总经理庞骁刚坦言,“双碳”进程的加速,影响能源行业特别是电力行业,首先从能源的生产侧,清洁化速度、趋势在加速进行,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将会超过火电;其次在能源的消费侧,电气化的程度和趋势在不断加快,会从现在的28%增长到2030年的35%;最后是能源利用的高效化,到2030年单位GDP的能耗将是现在的70%。要达到这个目标,电力系统将面临安全保供、技术创新、配套政策等方面的挑战。
发展
“实现碳中和需要大量投资,到2050年仅在中国就需要近250万亿元的投资,从金融体系的角度,最关键是要迅速形成碳价格的发现机制。与此同时,企业的增长范式将发生很大变化,碳排放将进入到生产函数中,并影响消费者效用函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推动碳中和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财政政策应该在其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指出,我国应构建零碳金融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经济生态。而构建零碳金融,是为了实现海量的碳减排投融资规模,是为了推进当前庞大的金融存量资金向绿色低碳转型,也是为了推进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
一些先行国家已经在努力发挥技术在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日本特许厅长官森清透露,日本特许厅将在今年6月左右发布GXTI(绿色转型技术清单)助力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将利用GXTI进行专利申请技术趋势调查,并对气候变化应对技术归纳总结。
对于中国,能源领域的转型将是未来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表示,能源融合发展要在能源各个品种之间以及用能领域融合发展,不能够各自为战,必须深度融合和优化组合。除发挥产业政策引导、激励、约束作用外,还要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要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强化国土空间保障、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快数字化升级,并引导投资者向低碳、减碳能源项目以及为低碳、减碳项目提供保障支撑的能源项目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