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于去年的“拥硅为王”,让当下的光伏产业正进入一场“造硅运动”,中来股份的出现毫无疑问给这场运动增添了新的变数。

不久前,中来股份宣布拟斥资140亿元在山西太原投建工业硅、多晶硅项目,多晶硅将采用硅烷流化床法,也就是俗称的颗粒硅,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目前,国内颗粒硅制造商只有协鑫科技和陕西天宏两家,对于潜在的竞争者,它们也投入了更多关注。

协鑫科技中央研究院执行院长蒋立民向记者表示,从公告看,中来股份所要投资的颗粒硅项目依赖于其技术来源方的专利,但仅凭这些专利还难以支撑颗粒硅的产业化。

协鑫科技是一线多晶硅供应商中率先押注颗粒硅技术的,蒋立民表示,在过去的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扩产中,公司对专利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技术快速扩散。“公司当前要做的就是守住专利与人才,延缓颗粒硅技术扩散的进程,同时不断创新,保持颗粒硅技术的领先。”

(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颗粒硅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现场)

记者注意到,自2020年底协鑫科技颗粒硅量产以来,该技术一直处在争议之中。正如前述,目前只有少数厂商实现了量产,而大多数厂商仍采用改良西门子法。

有企业公开表示,硅烷法制造颗粒硅对设备及生产安全性要求高,存在硅粉单耗高,辅材费用高等难点问题。

颗粒硅罕见迎来新玩家

当下这场“造硅运动“中,还很少有头部厂商采用硅烷流化床法制造颗粒硅,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更为成熟的改良西门子法,即传统的块状多晶硅;从现状来看,颗粒硅在多晶硅的总出货量中占比也还很低,仅有5%左右。因此,中途杀入的中来股份格外显眼。

根据中来股份的公告,本次投资项目的主要技术来源为国内科技企业(以下简称“技术来源方”),其从2017年起逐步完成硅烷生产车间和多晶硅裂解车间的建设,并完成了小试和中试,拥有硅烷流化床法生产颗粒硅发明专利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9项。

虽然中来股份在公告中没有明确提及技术来源方的名称,但记者从多个信源获得的信息显示,该公司大概率为内蒙古兴洋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内蒙兴洋)。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兴洋曾计划开展多晶硅业务,但并未如愿,后来转做硅烷气,这些硅烷气主要销售给光伏电池企业,业内猜测内蒙兴洋因此与中来股份走到了一起;

另外,记者发现,在股权关系方面,内蒙兴洋的实控人邵雨田投资了江苏神山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另一名股东颜凯同时也是苏州中来民生的股东,后者为中来股份的控股子公司。

“从公告中不难看出,中来股份所要投资的颗粒硅项目,依赖的是技术来源方的2项发明专利及9项实用新型专利,但是相比纸面上的专利,要想实现颗粒硅的产业化,还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工业化装置,即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工艺包。”蒋立民告诉记者,简而言之,工艺包涵盖设计文件、操作规范、操作数据等关键内容,“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其意义远远大于几项专利。”

记者了解到,相比之下,国外的颗粒硅产业化起步要早一些,很早以前,SunEdison及REC两家公司就都实现了颗粒硅的规模化生产,彼时,两家公司的产能规模均为万吨级。

其中,SunEdison的团队及知识产权被协鑫科技收购,后者2010年便开始进行FBR颗粒硅的中试,但到了2019年左右才具备产业化条件,协鑫科技在押注颗粒硅后,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保持在3%以上,今年预计将突破5%;REC与陕西天宏展开技术合作后,双方将REC的颗粒硅技术进行了改进,在国内实现产业化也经历了七八年时间。

蒋立民向记者表示,从国内外企业的颗粒硅产业化路径来看,无论是从中试研发到产业化,还是将既有的成熟技术改进提升,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这绝不是凭几篇专利就能实现的。“在没有任何试验的基础上,也可以写专利,凭着设想就可以实现专利梦想,但跟产业化相比,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逻辑和概念。”

记者注意到,中来股份在公告中谈到,虽然公司就拟投资项目已储备了多晶硅潜力技术,但是该技术目前仍在进一步优化中;另外,公司布局该产业较晚,前期未涉足过硅料产业,且技术转化为规模化量产并在量产线上仍然保持较好的产出表现仍存在一个较长的过程,技术确定性的领先性尚须时间印证,因此公司在硅料行业内技术竞争绝对优势可能无法确保。

记者就中来股份选择扩产颗粒硅而非块状多晶硅的决策背景等问题与公司沟通,公司反馈说项目还处于较初期阶段,具体内容暂时没法回复。

不过,中来股份人士谈到,此前由于上游涨价对公司利润压缩比较严重,因此,布局上游对公司是有好处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