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谊兄弟副董事长、CEO王中磊在北影节等公开场合发言时,频繁提及对元宇宙概念的理解和兴趣,且透露已经开始布局自己电影的元宇宙部分。这再次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华谊兄弟入局元宇宙能做些什么?又释放出了哪些信号?

在王中磊的理解中,“元宇宙是未来生活方式的一个表现,将会与所有的行业产生交集,电影与元宇宙的碰撞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在前端,就是虚拟技术和增强技术带来的虚拟拍摄,让影片制作的时间、效率、成本和完成度都大大提高,华谊兄弟计划两年出品两部虚拟拍摄占比在80%以上的高质量电影;在后端,元宇宙带来的改变是内容消费端的模式创新。”他提到,元宇宙还有一个巨大商业潜力的地方,就是可以创造出虚拟数字人,可以帮助整个商业体系的完成,华谊兄弟希望创造出虚拟明星或者虚拟艺人,助力各行业的升级变革。

从虚拟技术的拍摄,到未来利用虚拟技术在电影IP衍生上带来新的价值,这或许正是华谊兄弟作为善于“内容创造”的影视公司,入局元宇宙的逻辑与优势。

实际上,几个月前,华谊兄弟刚和A股上市公司华胜天成达成战略合作。根据报道,双方将基于华谊兄弟的影视创意基因和华胜天成的云计算领先科技,共同架构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且数字化科技还将应用于影视制作、实景文旅项目等华谊兄弟既有的业务中。这一战略合作当时并未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但结合近期王中磊的一系列公开表态来看,这只是华谊兄弟正式进入元宇宙布局的一个起点,华谊兄弟可能正在酝酿一个关于元宇宙的大动作,而且已经初见端倪,后续将有望给当前主要盘桓在概念层面的元宇宙行业带来较大冲击。正因如此,才会让近两年比较低调的王中磊难掩兴奋。“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所蕴含的创新高度和经济效益都十分值得期待,一旦在商业一线实现落地,有望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内的主流发展模型。

2022年上半年,疫情的反复导致影视行业优质内容供给不足,影院经营困境等现象依旧存在。数据显示,上半年国产影片供给同比减少四成,全国电影票房171.9亿,同比下降37.7%,放映场次首度出现负增长,观影人次同比萎缩41.7%,行业整体仍然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根据此前发布的半年报预告来看,万达电影、北京文化、横店影视等多家公司均报告业绩预亏。今天,华谊兄弟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1,175.2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9,244.66 万元,比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导致整体市场环境低迷,公司业务受到较大冲击。而华谊兄弟在元宇宙方面的探索,或许能给中国民营影视公司在逆境中的自救和寻求破局提供一些方向。

近年来,面对现行经济环境下资金短缺困扰及行业调整压力持续,大部分公司都采取减少拍摄数量和控制质量的双控来平抑风险。影视企业的谨慎态度与策略,在短期内使得电影市场上映影片的数量大幅减少,但这也不失为企业自保的一种方式,在特殊时期合理控制成本与风险,才有机会在市场环境好转之时把握时机、迅速翻盘。王中磊在今年北影节期间谈及未来项目规划时提到,“目前公司主要还是积蓄力量,努力把好的电影题材进行更好的打磨,未来以更优质的作品呈现给观众。”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华谊兄弟每两年发布一次“H计划”的惯例,今年预计会有新的片单发布,而王中磊提到将出品两部虚拟拍摄占比在80%以上的电影,会不会就是今年“H计划“片单的提前曝光和预热,这也值得市场期待。

有专业人士分析,博纳影业成功IPO被视为影视行业在资本市场获得投融资“开闸”的信号,其释放出的政策性行业利好,或许也意味着华谊的定增将有望尽快到位。据悉,近期有国资正在与华谊高层密集接触,对于近几年发展颇为曲折的华谊来说,在当前的整体环境下有国资青睐甚至入主无疑已经是极其重磅的利好。但若再与其正在低调筹谋的元宇宙布局相结合,则不免让人更加期待其后市表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