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9:30,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谭远国,威海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威海市财政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党总支书记王以威,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华明,威海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李世强介绍《威海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关于强化科技创新 支撑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环境良好、创新资源丰富、创新活动活跃,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城市。2022年1月6日,科技部发布支持新一批25家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威海市成功入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年)》,威海市创新能力指数居全国第33位,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

近日,《威海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关于强化科技创新 支撑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出台。


【资料图】

《威海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程序,三年后国家科技部专家组将对威海市创建工作进行实地验收。为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威海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近期已经印发出台。

《实施方案》共五部分,突出了面向全市的“大创新”布局,与省“十大创新”一脉相承,涵盖了科技研发、人才引育、数字变革、产业生态等八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威海市基础现状、问题短板,设计了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同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突出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突出“精致城市”这条主线,明晰海洋强市与城市国际化2条特色发展路径,着力从平台、人才、产业、环境等方面集聚创新要素,实现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打造全域、全社会、全行业的“大创新”体系,构建多内涵、多维度、立体化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版图。

创建目标。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争创目标,到2024年,全面建成海洋特色鲜明、对外开放度高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30家,高层次人才达到320人。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国家级孵化载体达到25家,在孵企业超过1600家,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到120家以上。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2500家、160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产业集聚发展更加紧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稳定在67%以上,海洋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

重点任务。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十四五”各项规划安排,统筹提出七大重点任务。一是创新发展理念,打造精致城市典范。二是蓝色引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三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四是构建“1+4+N”平台体系,全力打造区域创新中心。五是协同创新,蹚出中小城市创新主体壮大特色路子。六是创新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七是营造环境,打造友好型创新创业生态。

《关于强化科技创新 支撑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抓好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保障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在印发《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基础上,《关于强化科技创新 支撑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近期印发出台。《实施意见》分为指导思想、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

指导思想。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威海模式,强化科研项目、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资金保障等要素一体化配置,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协力突破产业链上的“卡脖子”技术环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对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能力。

重点任务。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优化技术创新平台布局,全力建设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持续推动“1+4+N”创新平台体系提质,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推进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着力提升技术创新效能。实施创新链体系建设工程,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化组织,发现支持颠覆性技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着力深化产学研融通。引导发挥驻威高校动力源作用,支持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与沿黄、胶东圈的科技合作,打造科技合作闪亮品牌,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着力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制度体系,打造一流人才队伍,涵养人才发展生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主体。发掘扶持初创科技企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成长,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发展。着力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持。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贷款信贷支持,构建“拨投贷保”联动支持模式,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强化科技保险支持,扩大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着力优化创新生态。充实提高威海市科技云平台服务能力,提升孵化载体服务效能,加大科研仪器资源共享共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建设,加快科技资源科普化。

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把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市科技暨创新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加大舆论宣传,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等。

威海市于2022年1月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目前建设成效如何?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创新组织者作用,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在投入、人才和创新组织模式上进行探索突破,初步形成了具有威海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站稳全省第1位,2022年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省第3位,在全国创新型城市百强中排名第33位。

全域创新工作格局逐步成势。经过多年推动,已形成以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领,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国家创新型县(荣成市)、科技创新强县(环翠区)、国家农业科技园(海高园)为支撑的全域创新格局,四个区市同步获批全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区)。海高园争创国家农高区取得阶段性进展,规划和方案已上报省政府。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325家(全省第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376家(全省第7),获评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5家(全省第9)、省科技领军企业15家(全省第6),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48%(全省第8),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占比60.91%(全省第2),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118.38人年(全省第4),今年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7.82%(全省第1)。

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积极支持威高集团、光威集团、国核示范争创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全力建设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初步确定研发团队67人,凝练部署重大研究课题和关键技术项目7项,获省级资金4163万元。打造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共同体、省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促进创新要素融合、协同创新。目前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发展到1289家,其中国家级27家、省级372家。持续深化“1+4+N”创新平台体系,纳入平台总数达到27家,延伸设立各类创新机构157家,汇聚院士25名,累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83项、成果转化179项。

创新链产业链加快融合发展。围绕全市八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优势产业链,体系化布局建设医药医疗器械、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海洋生物等8条创新链,优选聘任25位首席科学家,用好186名博士生导师领衔、1319名技术专家组成的153个研发团队,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为重点企业精准“把脉问诊”400多次,促成技术合作对接200余项。以卡脖子技术、链条式技术、体系化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四类技术为突破口,凝练出107项重大关键技术加快突破,获批支持“核动未来”科技示范工程、“海空天立体化观测项目”等30余个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围绕智能快递、碳纤维、房车等领域,布局建设10家“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加快推动海洋产业“机器代人”,试行“团购+补贴”式集中采购鱿鱼掏黄、鱿鱼包装自动化设备60多台、设备产值超过1000万元,在海带等5大类海产品领域重点开展海带养殖收获与干制等13款自动化设备科研攻关、应用推广,提升海洋产业智能化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科技金融融合更加紧密。全面实施“拨投贷保”联动支持政策,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的“卡脖子”攻关项目,以科技财政资金引导、投资机构“股权投资”跟进、银行机构“信贷投放”、保险机构承保补偿等相结合的方式给予联动支持,撬动金融资本的力量,支持骨干企业“研发有钱投”“意外有保险”,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产出一批硬核产品。“卡脖子”攻关项目库两批入库36个项目,提出贷款需求2.6亿元、股权投资需求2.8亿元,多家企业正在与金融机构洽谈具体合作细节。用好“成果贷”“科技支行”“科技股权投资”等政策,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研发资金需求,去年以来累计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22.4亿元、“科技支行”优惠贷款96亿元,3家企业获得省科技股权投资5160万元。

大力培育引进创新人才。开展市场化引才,委托专业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技术、项目,提供880位基本符合国家、省人才标准的高端人才和851个成熟度较高的科技项目,精准匹配推送到创新链和产业链上,拓宽企业成果合作和人才引用渠道。今年以来,共挖掘推荐申报省级以上人才项目136个。截至目前,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达1973人,累计培育国家级人才51名、省级领军人才394名。建设全省唯一的外国专家驿站,建成6家驿站分站,开展技术对接、体育休闲、非遗文化体验等活动70多场次,帮助专家解决各类问题220余项,举办山东省海外工程师创新合作大会等引才活动,使工作服务更专业、生活服务更暖心、文化服务更入心,让外国高端人才爱上中国、留在威海,在威创新创业外国专家达到1500多人,居全省第3位。

人社部门在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引聚博士后人才,助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围绕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集聚创新创业人才,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全市配备910名人才服务专员,为持有“威海英才卡”的高层次专家提供“健康查体、交通出行、子女入学”等30余项绿色通道服务。

首创“威海英才卡”双招双引服务功能。自2023年起,为全市在谈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预配发“威海英才卡”,提前兑现人才落地后可享受的绿色通道服务。目前已收到申请42个,第一批即将按程序办理发放。

创新引入市场化人才服务。率先组建“威海市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引入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酒店住宿等18个领域的42家市场化主体,并结合城市特色,打造“游艇、房车、滑雪”等具有威海特色的市场化服务内容,不断优化“近悦远来”的人才服务环境。

博士后制度坚持“产学研用”创新发展,推动“四链”有机融合,是引聚高层次青年创新人才独立科研的“强磁场”和“加油站”。近年来,威海市深入实施“人才兴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起“精准引育、激励科研、市县联动”的博士后人才政策体系,覆盖范围和支持力度都走在了全省前列。率先成立了“博士后创新创业服务联盟”,设立了5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实现了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的全覆盖。2023年,威海市进一步升级博士后资助政策,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建站资助。对经批准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10万元建站资助,对经批准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给予5万元建站资助;

基础资助。对新进站开题的博士后项目,给予5万元的基础资助;

科研资助。对聚焦威海市重点产业领域,具有较大创新意义和较好市场应用转化前景的博士后项目择优给予最高15万元科研资助;

配套资助。对获得国家和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的,按规定给予1:1配套支持,配套奖励最高不超过15万元。其中:配套奖励的85%用于博士后项目科研,配套奖励的15%作为合作导师、博士后科技奖金,平均分配给予设站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导师和博士后。

生活补贴。从市外引进的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间,每人每月给予5000元生活补贴。

威海将不断创新“政策找人、免申即享”等服务措施,不断提升博士后人才政策的精准供给水平。诚邀广大博士后青年人才来威海创新创业、共谋发展。

《关于强化科技创新 支撑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政策扶持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具体内容有哪些?

聚焦关键环节,补齐创新链短板。新增对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的支持,纳入市级平台管理,打通从专利技术到样品、再到产品的通道。突出高校“动力源”作用,支持企业把研发机构设在驻威高校院所,根据绩效评价情况对相关单位给予不超过50万元补助;对来源于高校院所且属于威海市企业急需的技术,特别是有裂变前景的前瞻性技术,择优立项支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驻威高校组建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给予10万元补助。支持企业走出去“选才用才”,到市外设立研发机构、建设人才飞地,按同等条件予以备案认可,成效显著的给予不超过50万元补助。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按照“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的方式,对行业共性或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通过“揭榜挂帅”立项支持,根据实施成效给予不超过200万元资金支持。支持企业强化产学研合作,对经备案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按不超过支付金额的5%给予企业补助,每家每年不超过30万元。开拓市场化引进创新资源新渠道,与国内知名专业机构合作,每年为全市创新链储备省外不少于800位高端人才,其中具有海外背景或省级以上人才不少于50%,另外还有800项科技成果,其中具备产业化条件的不少于40%。

聚焦科技金融增信,吸引金融资本向科技企业流动。目前,威海市已有科技支行、“信财银保”、“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等金融政策,在这个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出台“拨投贷保”联动支持政策,即财政拨一块、基金投一块、银行贷一块、保险保一块,集中力量帮助企业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对银行新增贷款余额给予不超过0.6%的风险资金补助,对投保企业给予不超过保费50%、上限20万元的补助,“拨”“贷”“保”安排的财政资金每年不超过1000万元,可撬动基金、银行、保险等金融资本总量约10亿元,确保骨干企业“研发有钱投”“意外有保险”,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聚焦创新绩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树立“有成效、有贡献才能获得支持”的鲜明导向。以创新平台为例,一方面,对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全部实行有进有出、动态调整的监管机制,把以往批复即补助,改为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择优后补助,对建设成效不佳的直接淘汰。另一方面,支持企业创建高能级平台,对获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的直接奖励,其中全国重点实验室,威海市单位牵头建设的奖励1000万元、参与建设的奖励500万元;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奖励500万元;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奖励500万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奖励300万元,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财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实施意见》中的各项政策全面落实?

近年来,威海市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市级财政每年安排科技创新专项资金8000余万元,用于支持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研发、企业研发补助等各类科技奖补政策的兑现。近三年已累计安排2.45亿元,重点扶持了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海洋自动化领域“揭榜挂帅”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等,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助力创新型城市建设。

本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是在对以往财政科技投入政策进行全面绩效评价和梳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围绕“补短板、固底板、扬优势”的原则形成的,财政部门参与对相关激励措施和奖补标准进行了反复论证,政策内容丰富,含金量高,符合威海市实际,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预期可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推动各类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产生更多创新成果。财政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助力威海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保障机制。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财政保障和预算安排的重点,全面落实科技领域市与区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好资金拨付和监管职责,确保财政资金精准用到科技含量高、产业支撑作用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优质项目中去。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金融、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持续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

强化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实施科技领域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对新增项目加强事前绩效评估,确保资金安排科学精准,下达专项资金的同时同步下达绩效目标,突出绩效导向。认真落实绩效跟踪和绩效评价制度,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挂钩,不断提高科技领域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