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力马河镍矿社区,有这样一个被时光“穿越”的角落,屋外青砖墙上挂满了几十年前的算盘、量尺,窗台上摆放着旧式木质花盆、锈渍斑驳的走马灯……室内也基本上被年代感厚重的老物件充斥着,五十年前流行的双卡录放机、原会理玻璃厂制品、印有“红双喜”的茶具……

置身这个角落,如同立于一个时光的渡口前,其中每一个物件,都在静静地呼吸,吐纳出每个时代的语言和芬芳。

视频:角落里的每一个物件都吐纳时代的语言 (钟兰蓉摄)

这个角落的主人高建是原会理镍矿的退休职工,属于“矿二代”的他从小在镍矿长大,1981年应征入伍,1985年从部队退伍后回到会理镍矿车队从事运输工作。2002年会理镍矿政策性破产,高建买断工龄,2015年办理了退休手续。

高建收藏的老物件中大部分都来自镍矿,有几十年前矿上发的搪瓷水杯、有以前矿工子弟学校中用过的教学器具……高建把它们视如珍宝,特别担心丢失这些承载了浓厚时代特色与企业文化的记忆。

他说:“作为一名支援三线建设,老镍矿人的后代,我见证了会理镍矿的繁荣;作为一名会理镍矿职工,我见证了会理镍矿衰落。”

会理镍矿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镍矿,是一个集采矿、选矿、冶炼、发电、运输、机加工、采煤、建筑安装、医院、学校、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联合企业,为中国冶金史留下了宝贵资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会理镍矿承担国家建设所需70%镍产品的供给,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77年2月四川省委授予会理镍矿“大庆式企业”称号。

“在会理、在凉山乃至四川,会理镍矿精神以及人文历史的厚重性都是特别突出的。”抚摸着一件件老物件,高建感触很深:“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时尚品层出不穷,但记忆也很珍贵,我收藏老物件既是致敬自己逝去的青春及父辈的流金岁月,更是为了尽可能保存全国第一个镍矿的珍贵记忆,给年轻的一代留下他们不曾经历的时代印迹,传承前辈的精神文化。”(记者 戚原 通讯员 钟兰蓉)

推荐内容